新事通訊 第23期

新事通訊 之 聖誕饗宴 --- 回顧以往 展望未來

聖誕饗宴---回顧以往.展望未來

中心主任-韋 薇修女

韋 薇:過去一年,中心藉著對原住民勞工、工作受傷勞工、外勞及一般工作族問題的服務,使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持續成長。目前陸續有三位年輕、專業的工作伙伴,以及有多位志工加入為弱勢、受忽略的工作族謀福利的行列。

今年中心一方面培訓新手,一方面仍進行第一線直接服務:為面臨勞資問題、工作危機的本國勞工、身心受創傷的工作傷殘者、失業的原住民及外勞提供服務,共約500個個案。此外,工作人員到全台灣山地部落舉辦原住民就業輔導活動;及每月舉辦工傷致殘勞工及家屬支持性團體,並為社福團體管理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適用勞基法座談會,也為臺北菲傭及外籍新娘舉辦有關權益、文化適應、資源運用的座談及活動。我們期望不只協助解決個案問題、更能藉教育及宣導,使弱勢族群增強相關知能,有自主能力尋找並運用資源,以改善他們的處境。

雖然我們投入的人力、物力不斷增加,但是大環境的勞工人權卻日益下跌-勞工毫無保障地遭受資遣、想求工作卻無適當的工作、勞動條件不斷的下降….,勞工中的弱勢,諸如:工傷者、原住民、外勞就更悽慘了!從事第一線的勞工服務者極易有無力感、挫折感,聖誕的佳音、希望和支持力對我們更加重要了!

在聖誕季節我們在此充滿希望地和大家分享過去一年自己服務的感受,自己的成長以及一些未來的計畫或努力方向,我們也期待你的祈禱和支持。 

主任委員─ 谷寒松神父

谷神父:從中心的服務、活動、報導及文宣可看到中心把我們的理念、服務,傳達給社會及需要的人,這很值得讓耶穌會學習如何和其他人合作,新事中心好像先鋒。

今年有三位具有專業的年輕人加入服務行列,使中心很有活力和希望。希望未來中心除了服務外,繼續參與耶穌會社會使徒服務的聯絡,以及與類似民間團體的聯絡。

原住民勞工服務組-張哲民

服務是照顧基本需要,更指出生命的希望

張哲民:工作至今不過將近三個月,所服務的對象,近八成的教育背景,幾乎都是國中畢業或高中肄業。他們在生活上所遭遇到的痛苦與困難,以及迫切的經濟基本生活需要,使我逐漸意識到,高談抽象的原住民文化復振或艱深難懂的教會神學反省,為目前這些廣大而正在實際受苦的原住民普羅大眾,似乎總是有些不切實際!

事實上,教育背景的低落與缺乏專業技能,使得許多原住民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工商社會中難以生存。而文化間的差異與不良的互動關係(例如歧視、排斥與負面認同的觀感),更使得我們不僅要面對謀生困難的環境,更要承擔民族文化消失的殘酷命運!這種失去歷史而又宛如身處異鄉的存在處境,塑造了我們原住民特有的「黃昏性格」!

我還記得十一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我與遠從高雄和花蓮北上應徵工作的布農族友人,一起蹲坐在中華路小南門附近的榮工處捷運工地大門旁,等候工程師來面試測驗。

「喔!就是等你啦!害我們遲到,工程師剛出去吃飯,要等到下午一點半才回來!」「沒辦法啊!那個“火車停在樹林等我,我給他忘記你們說要火車停在松山等我下車!”」。大家快受不了他那個歪歪的山地國語時!更發現他居然還穿「俗力吧」(拖鞋)來應徵!大夥在一陣玩鬧後,還特地到處為他尋找一雙「兩百元有帶子的拖鞋-涼鞋」,這可也耗掉了不少時間呢!結果呢?「台北的俗力吧都那麼貴嘟!我怎麼買的起啊!」

你可以想像一群黑黑的長得很像外勞的人蹲坐在工地外的情況,那當然是不會引起任何路人的懷疑,他們都以為我們是在休息的外勞。不過,高高在鷹架上的外勞,低低的看著我們這群失業的原住民……還好我們有煙、檳榔和維士比……,不然我們真的很難笑得起來!我隨興唱了一首阿美族情歌,似乎牽動了大家的一絲心靈。隨後,最年長的“龍”講起了今年鄉下的收成很不好,根本賺不到什麼錢!家中還有五個小孩子要繳學雜費,這還不包括其它的費用!兩年多來,空有師父級的技術卻接不到工程,農地的收成又不好,生活真的很難過!平常除了整理農地,就是打打零工、撿撿野菜,還有撿那個自己從樹上跌倒掉下來的飛鼠、、、。

講到布農族人的獵技,龍的眼睛便亮了起來!手舞足蹈的說著他在山上的種種奇遇,「好棒喔!」我不禁讚嘆!然而,龍卻懷疑的看著我,抽了一口煙,低沈慢慢的說:「好是很好,在山上,我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錢!」龍說:「還好,我們的神父都會實際的關心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需。他不會跟我們講一大堆聽不懂的道理。每次家庭聚會,除了祈禱、彌撒外,他還會跟我們說有什麼其他好的工作機會。這真的很好!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哪裡去找工作!」

很多神父、修女都可能認為找工作或工作權益不是教會福傳應有的內涵!但是,教會福傳的工作又應該是什麼呢?難道不也應該是關心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與社會正義嗎?『一個人不能同時侍奉天主又侍奉金錢』,這為神學家或許只是簡單容易的選擇,但為我們卻都是血淋淋的生活掙扎!

展望未來,希望繼續開拓與其他不同基督教派間的合作,並呼籲教會不僅應當照顧人們的基本生活所需,更能夠為我們原住民指出現在最需要的「希望」所在。

當時我見到他精神委靡地坐在家中,而所謂的家不過是幾塊木板

勉強拼成的「房子」,連扇門都沒有,更別說衛生及無障礙空間了。沈靜怡:(回應)在進新事之初,我也是從事原住民就業服務的工作。也曾思考文化差異的問題。我覺得哲民與原住民有過共同生活的經驗、也會阿美族語,比較容易和原住民建立關係。而我要如何和原住民建立關係?我可以發揮的特質是什麼?這是我一直努力思考的。雖然我們提供服務,常常卻受益最多:有次我和韋修女至台東辦講習,順道去拜訪一位原住民工傷的個案。這名案主只有二十多歲,長相不輸給黃春雄(職籃明星),他在工作時遭電擊傷,截去三肢後只剩下一隻左腿。當時我見到他精神委靡地呆坐在家中,而所謂的家不過是幾塊木板勉強拼成的「房子」,連扇門都沒有,更別說衛生及無障礙空間了,而家人老的老、病的病,他是唯一的壯丁。

那天天氣很冷,我心裡想像著他們如何度過颱風或下大雨的日子,一種同情又羞愧的感覺湧上心頭。這個社會有人連飯都吃不飽,我又何需這許多慾望呢?而最讓我難過的是雖然台灣現在經濟繁榮,但社會上還有多少這樣貧窮受苦的家庭?我真的不敢想像。現在當我想滿足某種物質慾望時回想這個經驗,自己戰勝了慾望、較自由了!

法 律 服 務 組 -殷萬賜

應努力修改勞動法規,勞工本身職能之再提昇及第二專長的充實,也不應該予以忽視,才能因應此波就業市場危機。殷萬賜:很高興在年末聖誕與各位分享本組的工作經驗。個人在半年前承繼中心法務先進陳樹枝的業務,除了對勞動法令有更深入的認識外,對於企業與勞工相互間經濟條件上差異,亦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在制度面上,現行勞動法令無法達到落實勞工保護的目的,有勞工受雇主之非法解僱,而不發給資遣費時,於勞基法第七十八條,僅以三萬元以下之罰金相繩,對於惡意的雇主實無法產生嚇阻的作用,更不用說與罰金相較為多之資遣費了。解決之道,應為加強雇主之行政及刑事責任,並配合勞動檢查的落實,才能有效遏止違法情事之發生。

在就業環境面上,近來國內企業因受金融風暴及全球性競爭之影響,多數中小企業以關廠、裁員、企業內改組、資本出走及外勞引進,作為企業生存及再發展的手段。勞工面臨任職之企業,除對於相關的勞動權益應加強了解外,對於勞工本身職能之再提昇及第二專長的充實,也不應該予以忽視,才能因應此波就業市場危機。尤其在勞工法令中有關雇主調動勞工之規範上並沒有明文,僅有主管機關對於調動勞工有五項原則性的提示,而在勞資糾紛實務上,亦常產生前述原則適用不符合需要的問題,及雇主藉由調動達其非法解僱的目的,此都是值得注意的現象。另外,對於雇主合法調動及提供勞工再教育訓練的情形,勞工亦宜從生涯規畫及勞雇共生的觀點,努力接受新知及訓練。

除了前述的體驗外,本組對於制度面的改革,也將在法律實務的基礎上,監督及推動勞動法令及制度的改革及切實執行,使法律、司法體系更尊重勞工人權。

培養第二職技、專長,不只是員工自身的責任,政府、企業也有責任。

沈靜怡:(回應)我很贊同殷先生說員工應培養自己更多的能力,畢竟專長越多可選擇的機會便越多,當大環境有所變動時,也不致只有失業一途。但我覺得這不該只是員工自己的責任,我有一個案主的先生約五十歲,曾經替許多知名的公司做機械製作工作,技術很好。這幾年工廠歇業他便四處去求職,但他說要是應徵公司問他哪裡畢業,他絕對立刻調頭就走。他說:「我只有小學畢業,問我學歷就是侮辱我,我以前的經驗都算白做了!」。我想,社會從學徒制到文憑主義已造成他心理難以調適,更何況是改變習慣的工作方式或內容,這實在需要很大的突破。

工傷服務組 --- 沈靜怡 胡玉麗 彭淑芬

陪伴工傷勞工走過生命幽谷

彭淑芬:回想服務過程中,每個不幸的遭遇,是如此鮮活清晰地在我面前不停地上演著,令我感慨人生的無常,當人面臨生命存亡之際,外在的一切就不再顯得重要,對自己過去斤斤計較的人生態度實覺愚昧,對於絢麗的外在成就也不再羨慕,反是漸漸懂得欣賞平凡、珍惜平淡,對自己而言,此不啻是一種成長,只是這些覺悟是建構在許多不幸的故事上,讓人有些心疼與不捨。此外,案主群中不乏正值青春年華的青少年,因著身體部份的障礙阻擋了他們儘情揮灑的機會,未來人生蒙上了遺憾,陪著他們一路辛苦走來,看著這些年輕的鬥士又再度站起,那份堅忍的生命力令我動容,若換是我,可有那股毅力與灑脫自在?

充滿希望與祝福的聖誕節,在期盼中漸漸來臨,去年十二月的聖家堂屋頂矗立著耀眼的「陪伴」二字,在夜裡,那簡單二字看來是那麼的窩心,溫暖著我整個冬季,讚嘆那位巧思的智者。對的,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陪伴」不就是那麼重要嗎?當案主滿心謝意的告訴我「彭小姐,我所說的你都能懂,這就夠了」,是的,這就夠了!我想扮演的就是,當你想傾訴時,在你身旁靜靜傾聽的聽眾。因服務對象都是身心傷痛者,在這歲末展望新的未來,我不敢期望工作量「蒸蒸日上」,但自我勉勵專業的服務技能和態度有所提昇,讓這段陪伴的路上,案主與我都能走得充滿信心與安穩。

遍體燒傷全身變形的,只能請領十一個月的殘廢補償。

雙腿皮膚壞死變黑,行動緩慢,也被排除在殘障手冊認定標準之外。

胡玉麗:雖然屬於工傷服務組的一員,但尚需擔任中心的總務及帳務工作,卻僅能以部份的時間來服務工傷朋友,雖然時間很有限,但我很願意繼續已經投入將近十年的工傷服務工作。

這一年中心的工傷服務組擴編成員,有兩位主力成員運用她們的社工專業,站在第一線提供直接服務,再加上中心的法律服務等專業人員形成一個完整的工作團隊,對工傷成殘的勞工朋友提供全程化的服務,協助他們傷後的身心調適,再度重回職場,貢獻家庭及社會。

目前,我有個重傷的個案,一位是現年45歲家住新竹的黃女士,其夫不務正業棄家十年,家計由她肩負,育有三個兒子分別就讀國中、高中。為養家活口,她只好從事高危險性的炮竹生產工廠工作,去年12月底發生爆炸,致全身85%灼傷,住院治療六個月,現全身皮膚萎縮顏面嚴重變形,仍在復健治療中。

此間,雇主未依法給予職災補償,使案家生活陷入困境,全靠原生家庭(娘家)及社會善心人士的濟助,其夫卻在一旁等待她的賠償金,令案主倍感傷心無助。中心社工員適時地介入,雖遠在新竹仍是親自家訪,確實暸解案家生態、支持系統與案主的潛能,協助如何使用社會資源及維護其職災權益。

正當協助她申請勞保傷病給付時赫然發現,除了投保薪資以多報少而影響案主申請的現金補償外,全身已不成人形的重傷害,在殘廢等級上卻只認定脖子以上及顏面變形的部位為殘障。換言之,像黃女士這種遍體燒傷全身變形的模樣,只能構成第十等級的殘廢標準,含職災的50%相當於十一個月投保薪資,合計只能向勞保局請領十八萬的殘廢給付。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另一個陳姓年青人身上,他今年五月役畢後進入一家食品工廠上班,工作中掉入二公尺高煮沸的花生鍋中,雖然奮力從鍋中爬出,但下半身已嚴重燙傷,經送醫治療後,現雙腿皮膚壞死變黑,行動緩慢。當中心社工員協助他申請殘障手冊時,也因不符殘障認定等級標準,而排除在外,無法得到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福利

保障,職災求償也因而大大降低補償金額。面對這兩個案例,我深感力不從心,如果沒有從制度上改變(修法),他們障礙的身體是很難得到適當的福利照顧。

因此,在展望未來新的一年,希望結合其他社服機構,致力於不合實際的法令修訂,以保障那些不幸的工傷致殘者的基本權利。

沈靜怡:轉到工傷組後,我服務的個案量還不多,但有不少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個案。

其中有一位招牌工人在工作中遭電流22000伏特電擊,受傷造成他身體動作困難、說話不清楚,目前生活起居皆需靠別人幫忙。我去家訪時他妹妹告訴我:「哥哥以前很活潑愛玩,也很好強,他受傷後我們還帶他去唱KTV,可是他到KTV時,死都不讓我們扶…」。

想到一個生命正當燦爛卻無法盡情享受青春,我真的很替他感到惋惜,也感受生命的脆弱。我期望將來除了繼續提供殘補式服務外,也能積極參與職災預防的宣導、勞工權益的教育與倡導,希望職災人數的統計數字逐年下降。

外勞服務組-林秀穎修女

明天會更好的 希望在你

林秀穎:十年前我開始為外勞工作時,似乎一切事情很簡單,我有很高的期許和很大的希望:在工人間建立團結的關係,及協助外勞在這塊土地上感受到家的溫暖。沒想到這目標越來越渺茫。

隨著本地勞工越來越遭受不公平、不正義的待遇,工作條件和福利逐年下降,勞工團體協約的力量越來越弱,外勞的處境就更是艱難、可憐。我覺得外勞好像是商品、用完就隨手丟棄的物品,我們似乎沒想到他/她們是人,他們也有家庭需要生活。

大眾媒體能夠教育人也能污染人心,媒體屢次報導外勞帶來愛滋病、傳染病、外勞犯罪…等(雖然那是很少的比例),卻從不提外勞替台灣保持競爭力、外勞補足了許多工廠、老人院、智障收容中心的勞力缺乏問題,外勞和我們一樣有感覺,需要尊嚴。

在聖誕節我們應更積極轉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愛人如己』。外勞兄弟姊妹要求不高,只求得到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保障,把他們當人對待只要雇主及仲介公司瞭解他們、同情他們不要再苛扣薪資、層層剝削,他們可以忍受思鄉之苦、語言文化的孤獨。在新年請記得:明天會更好希望你。

胡玉麗:(回應)對啊! 早上我經過附近的捷運,突然想到台灣許多重大工程都是無數外勞的苦力、犧牲、貢獻所完成,雖然引進超額外勞的政策需要檢討,但是外勞本身無罪,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的台灣。

結 論-谷寒松神父

從事弱勢的服務,我們面對極大的有限性,我們盡量做能夠做的,保持與有理想的人合作,但是我們應懷著一顆希望的心。自古以來人生、全世界永遠有問題,耶穌時代也是一樣,耶穌不是治好所有病人,沒有解決所有人的問題,他也沒有使當時的法律解除所有的奴隸,但是,耶穌藉著個案帶給人間光明—天主分享我們人生的痛苦、快樂,祂永遠與我們在一起,耶穌告訴我們人與人間應互相協助、關心,天國就在我們當中,並且天國的圓滿會實現的;人類大部份的痛苦是人的問題和人的制度所製造,在迎向千禧年的新年度,希望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懷著信心希望和喜樂傳報人的尊嚴和人的至高無上價值,協助天父母在人間繼續創造、工作,人間的一切都在天主的愛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