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我

在家中,每個人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你可能是他人的兒女,又或是他人的兄長,也可能是孫子孫女…等,在每個不同的角色中,你呈現出的樣貌又是如何呢?是否在每個角色中所展現出的形象都是一樣的呢?

    於113年3月16日,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在竹東辦理青少年團體活動,主題為「家庭中的我」,透過團體活動帶領青少年探索家庭角色、形象與分工,讓青少年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樣貌,並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狀態是否是能夠接受的,亦或是需要改善的。

    第一個活動為「我的替身」,領導者請成員們思考自己在家中是什麼樣子,可以用哪種動物來代表在家庭中的自己,如:我覺得我像公雞,因為我每天都要叫弟弟妹妹起床,再請成員用輕黏土製作出代表自己的動物,透過手作活動讓成員療癒身心,也藉此檢視自己在家中的樣貌。有成員分享自己像蝸牛,因為他會在房間裡做自己的事情,活在屬於自己的專屬世界;也有成員分享自己像暴龍,因為要照顧弟弟妹妹,有時會講話比較大聲,所以像暴龍一樣。


▲原住民青少年捏塑自己的替身。


▲原住民青少年的作品充滿想像力。

    接著進行「我在家裡是…」,透過問答題讓成員們檢視自己的家庭角色、形象與分工為何,以及自己對這些角色、形象與分工有何感受,其中有一位成員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成員表示自己在家中是另類的家長,他覺得很累,但卻無法擺脫這個角色,因為如果自己不照顧弟弟妹妹的話,其他哥哥姐姐也不會協助照顧。


▲新事社工帶領原住民青少年了解自我在家中的角色。


▲原住民青少年透過繪畫表達自己在家中的角色。


▲鼓勵原住民青少年上台分享,增加口語表達力。

    最後帶領「我該如何是好?」活動,領導者先請成員們分組,透過情境題讓成員思考當遇到不適當的家庭分工時,可以如何制定改善計畫,其中有一組成員們分享當家庭分工有困難時,可以尋求學校老師幫助,透過學校老師連結社工,由社工協助解決家庭問題。


▲新事社工帶領原住民青少年制定計畫,解決家庭議題。


▲原住民青少年分組互相討論自我的家庭議題,並共同研擬改善計畫。


▲原住民青少年上台發表討論內容。

    透過今天的活動,不僅讓成員們檢視自身在家裡的情況,也讓成員們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成員了解:「雖然我不喜歡現在的狀況,但我是有能力改善的。」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我們推展部落及竹東原住民青少年課後關懷,協助全人成長,強化族群認同、快樂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用愛填補了許多匱乏的心及家庭,讓他們的生命得以翻轉,開創有希望的未來。我們的服務很需要您的捐款支持,請按下“我要捐款”(線上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