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艙內的老鼠

農曆年過後,北海岸天氣異常的寒冷,陰雨綿綿加上寒流不斷持續來襲,讓外籍漁工在海上及港邊工作生活更加的辛苦。雖然天氣不好,新事行動服務隊依舊在港邊關心著外籍漁工的狀況,透過關心了解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或是增進漁工們的認知,進而改善外籍漁工在台的工作生活處境。

在某次陰雨天港邊下著冰冷的大雨,服務隊在船邊關心著船上四位漁工的生活狀況,在對談中,漁工們告知,這樣冰冷的天氣,在工作時只能靠著雨衣禦寒,不然根本冷到無法工作。若是當休息時間或是睡覺時,身上一定穿著好幾件外套,因為海邊溼氣很重,讓外套都充滿濕氣及霉味,只能忍耐穿著,再蓋上厚重的被子躲在船艙內來休息睡覺,哪裡也去不了,因為外面下著冰冷的雨,讓外出活動變得非常的不方便且冷到很不舒服。

突然有個漁工很感慨的告訴新事專員: 「我們真的就像『老鼠』一樣,天冷的時候、下大雨的時候或是外面環境有狀況時,就匆匆跑到船上,躲到船艙的某個角落,等到外面環境正常時,才會跑出船艙。」當天氣惡劣時,大部分的外籍漁工們卻沒有一個安穩的「家」可以避雨、休息,他們的住所常常就是工作所在的漁船,空間狹小、搖搖晃晃,但這絕「不該是常態」。

眼光放遠到漁工們的母國,我們發現他們來自於一些開發中,經濟較為落後的國家,原先可能也是在海邊從事海洋漁撈的工作,不同的是那裡未必有完整的建設,能成為發達的「港」,然而,漁工們工作結束,卻是居住在岸邊的小房子,而不是住在船上。

反觀台灣,躋身已開發國家,有能力做好的港口發展,但港邊的基本人權建設似乎仍還是緩步前進,甚至有所停滯。在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中,法規提及雇主須對外籍漁工提供飲用水、烹飪設施、住宿等,並設有一定標準,為能照顧其生活。乍看似乎一切合理也很理想,但事實上,現實中雇主時常會希望漁工就近照看船隻、及時出港,或偶有不想負責其生活起居的心態,漁工本身實領薪水也低,為求方便就使他們只能「以船為家」。

當我們回頭看,台灣法規將海洋漁撈工作的生活照顧分為「陸上居住」、「船上居住」來設立檢查的基準,似乎也正說明政府是默認雇主可讓漁工住在船上的,但是這真是合宜的方式嗎?我們打上大大的問號。甚至再更進一步跳出框架思考,若雇主不情願去協助外籍漁工找尋適合的住處,如何能讓外籍漁工有能力和機會自由尋覓一個安穩的住所,或許是台灣政策可以持續思考的部分。

當雨落下,我們會形容自己像隻老鼠只能躲在某角落等待雨停嗎?而當有外籍漁工如此形容自己時,是否就表示現今的外籍漁工生活照顧政策已經受到了挑戰而有該修正之處?春天已至,氣溫漸暖,祈願外籍漁工們的處境也能多加被保障與善待,如同被人們都期待的和煦陽光照亮。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1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逆來順受,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