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 服務活動

新事用宣導行動守護移工安全

移工來到台灣工作後,因為離鄉背井,生活中充滿了陌生的人群與規範,隨處都是不熟悉的語言與文化,這些都是移工在台灣要適應的生活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身邊若有身處同樣情境的同鄉,或是能與之聊天、分享情感的人,那移工就容易將對方當成可以信任的對象。

用一本手工書,寫下職災勞工的重生故事

職場中的勞工在工作意外發生後,不僅要面對頻繁的法律訴訟與醫療復健過程,在治療期間也會因為身體尚未康復而無法工作,心理與生活上都會開始產生諸多壓力。等到身體狀況復健到一定程度後,職災勞工卻要開始面對自己受傷後的身體狀況與體力,能否符合職場工作所需條件的事實,這也是職災勞工心裡對感到焦慮的原因之一。

「開齋的曙光:點燃希望,摒棄黑暗」

齋戒是穆斯林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屬於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五功是穆斯林的基本信仰和義務,涵蓋了信仰、祈禱、慈善、齋戒和朝覲。齋戒指的是在齋戒月(拉馬丹月)中,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期間完全禁食、禁飲,並避免一切可能影響精神淨化的行為。這是一種身心靈的鍛煉,幫助信徒增強自律、克己並深化對真主的信仰。

陪伴原住民青少年識破性剝削陷阱

隨著網路科技時代崛起,不法分子利用社群軟體來引誘或媒介兒少拍攝私密影像,藉由網路散佈,是近年來兒少性剝削犯罪型態與手法,造成未成年極大的身心傷害。尤其當某知名藝人持有多部「創意私房」兒少性影像新聞出現時,更是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原住民未成年學童容易成為不法分子輕易鎖定的對象,以金錢或感情來利誘學童設計猥褻照片來販售圖像以及協助分享而觸法。

痛到扛不住

漁工阿彭因為想多賺點錢,但由於學歷不高,從小學習捕魚,因此只有抓魚的能力。在親友的介紹和母國仲介的安排下,他來到台灣的漁船工作已近兩年。阿彭工作的漁船停靠在北部的一個小漁港,因經常在港邊遇到行動服務隊,再加上每年冬天收到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送來的禦寒物資,以及祈禱室的設立,他對該服務中心有了更多了解。他也與新事的社工經常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從中學到了許多正確的觀念及法規。

原住民青少年的「價值觀尋寶記」

迎來了第二次的青少年團體活動「價值觀尋寶記」,社工規劃此活動,希望透過價值觀檢視,帶領青少年對於事件的認知與價值、讓青少年能思考自己目前所重視的價值觀。 在牌卡探索的環節,使用了生涯價值卡來讓成員尋找出自己目前想要或已經擁有的價值觀,成員們也都很樂意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價值觀,也能試著去說明不同價值觀帶給他的意義。

從角落走進光中—原民青少年透過傳統藝術找回自信

為了讓原住民青少年在課後不僅能放鬆情緒、學習才藝,更能從文化中找回自我認同,新事本學期依照學生興趣安排了桌遊、文化手工藝與禪繞畫課程。這些課程不僅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合作與表達,也藉由認識傳統技藝與情緒創作的過程,引導他們與族群文化重新連結,在現代與傳統之間找到自信與成長的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