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 服務活動

全家動「原」樂開懷

原住民家庭遷居都市後,受現代生活環境及都會飲食文化的影響,族人的飲食習慣也跟著改變,以前部落的傳統美食已經不再被重視,也鮮少機會去接觸與嘗試部落的傳統美食。部落傳統的飲食文化與食材,皆取之於大自然而先人用原始自然的方式調理與保存,泰雅族人將生態觀念與生活世界的自然觀合而為一,既環保又新鮮健康兼顧生態保護。藉活動引導青少年探索及欣賞祖先的智慧與保存自己文化,並提升生態保護意識。

關懷分享在宰牲節

宰牲節是穆斯林在信仰中,每年重大節日除了開齋節外,是另一個更重要的意義節日,透過宰牲來獻祭,表達對於阿拉真主的忠誠。除此之外,有條件的穆斯林在宰牲節要宰牛、宰羊,並與家人尤其是窮苦的人們一起分享,所以,分享也是在這重要的節日中,必須要看重且實踐出來的。

宰牲節的祝福

在伊斯蘭教中,每年有兩大重要節慶,除了大家常聽到的開齋節之外,另一個就是宰牲節。根據《可蘭經》的記載,阿拉真神為了考驗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伊布拉欣,所以命令他把兒子易司馬儀殺死、獻祭,伊布拉欣完全服從,於是將兒子帶到耶路撒冷,也就是現在阿克薩清真寺內,在一塊目前作為聖物的石頭上,準備將他的兒子殺死燒化,以獻祭給阿拉真神。

傳統文化新變化,原民青少年學編織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於6月12日安排了一堂文化編織課程,請了專業的瑪雅‧伍茂老師教導學生吊袋編織課程。老師把展示品給學生看時,每個學生都非常好奇,都在向老師提問:「老師這個是等下要做的嗎?」「老師這個有在賣嗎?多少錢?」「老師我等下可以做兩個嗎?老師我想做粉紅色的?」等等諸多問題在老師周圍迴盪。

知此知彼的跨文化照顧

台灣社會照顧長者的習慣,受到華人文化影響,照顧人力以家庭成員為主要來源,主要是因為華人孝道的固有思維是要親力親為。專家學者指出台灣社會自西元2018年開始轉為高齡社會,推估明年(2025)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20%,也就是每五個人就有一位的年齡超過65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