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經114年勞動部統計,在台灣,有超過二十一萬名外籍家庭看護工正默默地支撐著長照需求,其中台北與新北的人數更占全國最多。這些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在出國前接受的照護訓練以及中文課程皆有限,來台後面對語言、文化與實務照護的落差,常讓他們在工作上備感壓力,也容易引發勞雇間的摩擦與誤解。
為提升移工的照護能力與適應力,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於114年6月22日舉辦「114年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補充集中訓練班-照顧者的自我保護及壓力調適」訓練課程,邀請專業講師,陪伴外籍家庭看護工重新認識自己、強化照護專業,也讓這份重要卻辛苦的工作能走得更長、更穩。
本次課程原預計招收30名學員,但來自印尼、菲律賓與越南的外籍家庭看護工們踴躍報名參與,因此當天實際到場人數達34位,超過原本預期。課程由擁有實務經驗的講師授課,透過輕鬆易懂的方式,引導學員理解「溝通」在照護工作中的重要性。
▲學員們分組練習正確施力搬動患者,以防職業傷害
課程一開始先介紹溝通的基本概念與技巧,接著以小組分組方式進行情境模擬,讓學員實際演練在工作中常見的溝通挑戰,例如:如何與雇主表達照護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被照顧者的情況;如何應對被照顧者的需求、以及在語言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與雇主的家庭成員或其他支持系統協調,協助自己完成照護工作。
透過模擬演出,不僅提升學員的實務應對能力,也讓他們在過程中彼此支持、互相學習。講師更進一步帶領學員學習照顧者的自我保護技巧,特別是在移動失能者時,如何正確使用身體力量,以避免傷害腰部、腿部及其他關節肌群,課後安排彼此實作演練。從學員投入的神情與熱絡的互動中可以看見,他們不僅學得起勁,也將所學內化於實務操作,展現積極態度。
▲分組並討論人際溝通方法
從學員們課後的測驗與回饋中也可看出學習成效。雖然整體測驗題目難度不高,前後測分數差異有限,但在「紓解壓力的技巧與調適方法」這一主題上,學員展現了認知進步。舉例來說,是非題「壓力只能帶來負面影響,無法產生正向效果」中,前測有多達88%的學員答錯,顯示大多數人對壓力仍抱持負面、單一的認知;經過課程引導與說明後,後測答錯者降至41%,錯題率減少47%。這項數據反映出課程在幫助學員重新理解壓力與壓力調適策略上,確實產生了實質改變。
開放性回饋中,學員普遍表示課程內容「非常實用」、「好並且容易理解」,並特別提到學習到的身體保護技巧,在照顧年長或失能者時能有效預防自己受傷,也提升了工作中的安全感與信心。有學員寫道:「對我們這些照顧長者的看護人員來說非常有幫助,感謝您分享這些知識」,也有來自印尼的學員感性表示:「謝謝您為我們海外印尼勞工(PMI)舉辦這次照護訓練」,展現出課程所帶來的不只是技能提升,更是對他們身心支持與工作的肯定。
▲分組上台演練人際溝通情境練習
本次課程不僅協助外籍家庭看護工提升溝通與自我保護的實務能力,也在壓力調適觀念上產生認知的轉變。透過具體演練與明確指導,讓學員在短時間內獲得實用的照護知能。未來本中心將持續配合政策推動辦理補充訓練課程,強化移工照護技能與職業安全意識,同時也希望透過系統性的訓練設計,讓外籍家庭看護工能穩定留任、專業成長,為家庭與被照顧者提供更穩定且有品質的照護支持。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長期致力於移工樂活並長者安養,共構移工、雇主和諧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