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職災發生了,有哪些法律保護我?
想要跟雇主求償,我可以主張哪些法律?
雇主說我們簽的勞動契約是承攬、不是僱傭,所以他不用負責,這是真的嗎?
如果您也有以上疑問,或是單純想更了解自己的勞動權益,歡迎收看本期的雲端會客室,讓我們一起找出答案!
▼雲端會客室影片
▼影片內容補充包
若遇到職災時,要如何應對才好呢?
本集邀請到誠聖法律事務所-歐伊吟律師,歐律師將提供案例分析、雇主責任歸咎、法條上的說明,使受到職災的勞工們,能妥善運用社會資源,維護自己的權益,替自己發聲。
一、哇,那ㄟ啊捏,要怎麼辦?(案例分析)
二、行行好,請負起責任(要對誰提告)
(一) 職災發生會有哪些動作與流程?
- 可向警察局報案,拿取三聯單、向地檢署申訴。
- 檢察官會介入調查,以及職業安全衛生法、過失傷害或是過失致死等罪刑等判定。
- 當送醫後經醫院診斷通知需住院治療時,勞動部發動檢查。
(二) 哪些人應該負責?
民事求償或補償,應向雇主求償。
請參閱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2款、第59條、第62條、第63條。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5條。
三、我的自救,策略與評估(告哪些)
(一) 若職災發生死亡,家人該如何提告?
順序:1.配偶及子女 2.父母 3.祖父母 4.孫子女 5.兄弟姐妹。
(二) 有哪些主張、即可採取之行動?
民事侵權行為(有故意或過失之人、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人)
刑事(刑法、職業安全衛生法等)
行政責任(行政裁罰)
四、法條好好讀(法律上主張與法規)
(一) 職災補償?
- 醫療費用:看護及就醫往返費用。
- 工資終結補償:不能工作期間之原領工資補償。
- 失能補償:治療終止後,經醫院診斷,失能等級。
- 死亡補償:喪葬費,遺屬40個月平均工資死亡補償。
(二) 可否充抵?責任程度?責任充抵?
- 無過失主義: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予以補償。
- 勞工保險: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
同一事故所生損害之賠償金額。為避免勞工或其他有請求權人就同一職業災害所生之損害,對於雇主為重複請求,有失損益相抵之原則。
(三)民事侵權行為?
民法184、185條。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7條:勞工因職業災害所致之損害,雇主應負賠償責任。但雇主能證明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麻煩大家踴躍填寫,一起來把獎品帶回家~~~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
「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