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餌吊著漁兒

文/陳冠綸

忙碌工作,是為一份收入,來支撐及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或是為了人生中的夢想而打拼。在忙碌之餘,總是會想要找個時間來喘息一下,畢竟人是需要休息才能有足夠的體力再往前走下去。但許多人因為忙碌過頭,沒有時間休息或是忘了休息,導致自己的身心疲憊,久了就積勞成疾,影響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長期服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努力工作打拼的人,不分國籍、人種、信仰,只要有工作上的問題或是困境,新事團隊總是會找尋適當的方法及管道來協助走出困境,回到一個正常的職場環境。

偶然的機會來到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實習,了解到新事在協助服務對象時,是透過實際的接觸與陪伴,透過各種能夠解決問題的方式及資源,幫助個案能夠面對解決,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尤其在培力服務族群的認知來預防降低問題發生的風險,以及將來若是遇到問題困境時,該如何去面對處理,避免茫然不知所措。

外展服務走進服務族群的工作及生活環境,去實際看見及了解問題困境的實際樣貌,這樣的服務模式是新事堅持。在一次外展服務中,跟著新事漁工組的同仁一同前往漁港去關懷外籍漁工,透過實際走進漁港接觸這群異鄉的遊子,了解關心目前的生活及工作,給予關心與支持。

那天豔陽高照,太陽曬的皮膚感覺到刺痛,港邊的空氣中帶有著海水鹹味參雜了些許魚腥味,熱風吹在臉上,整個身體感受非常的悶熱,真難想像,漁工們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工作及生活。

此時望向海邊停靠的漁船上,看見幾位漁工打著赤膊,蹲坐在搖晃的船艙中,看似低著頭滑著手機享受一個悠閒的午後,但是仔細觀察,手中拿的並不是手機,而是纖細且強韌無比的魚線,他們那雙已長滿繭的雙手正在縫上魚鉤,再往旁邊一睹已經累積了好幾十籃了,每一籃都整齊堆滿了釣線。這樣的畫面,對於我平常想像中討海人的生活,在眼前的此刻也同時被打破,他們不只是在出港後與大自然對抗,承受著風浪,努力的捲起漁網,將這些收穫帶回岸上,經過了千千萬萬張雙手,最後成為了你我的晚餐。

在漁船靠岸後,不只要完成漁貨及漁船整理的需要,更多的時候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彎著背不停地動著手中的線,完成這些釣餌的掛上。在不友善的工作環境中,那長滿繭的雙手,必須忍受被那魚勾劃破的疼痛,對他們來說也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完成一個看似不難且重複的動作,在數量積少成多後,從一個一個到完成上千個,這中間忍受的辛苦勞累身體的不適,我想也是與在海上與浪對抗奮鬥一樣不容易。

完成如此龐大的數量,要花費的時間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將一條魚勾掛上魚餌,然後將魚線拉順不交錯,避免海上捕魚時,魚線錯亂導致無法順利地下線到海裡。完成一條線須耗費不少時間,然而出海捕釣魚需要的數量,並非幾百條線而已,需要的是上千條的魚線掛上魚餌。

因此靠港後為了下次出港的準備,其所需要的體力及時間不比海上作業的需要少,本來已經在海上消磨殆盡的身體,到了岸邊必須要做好下次的準備後才能休息。這個生活模式已經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我想鋼鐵人並不只是電影中的英雄角色,而這群漁工也是船上的鋼鐵人,他們有著和你我一樣的血肉,但卻多了一份鋼鐵般的意志力,為了遠在故鄉的家人而不斷奮鬥,因為他們不知道有誰可以為他分擔減輕這些工作,唯有不斷的努力工作,才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港邊修補漁網及準備的工作是一件難以被注意到的,看見的是一群皮膚黝黑的漁工不停地低頭作業,為了捕獲更多的魚而做準備,自己像是一隻被捕獲的魚一樣,只能任憑別人處置,並且弄的片體鱗傷,卻無法喊痛~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1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逆來順受,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