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的曙光:點燃希望,摒棄黑暗」 由 JL 發表 2025/03/31 20:17:14 齋戒是穆斯林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屬於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五功是穆斯林的基本信仰和義務,涵蓋了信仰、祈禱、慈善、齋戒和朝覲。齋戒指的是在齋戒月(拉馬丹月)中,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期間完全禁食、禁飲,並避免一切可能影響精神淨化的行為。這是一種身心靈的鍛煉,幫助信徒增強自律、克己並深化對真主的信仰。
發掘原住民青少年的「超能力」 由 JL 發表 2025/03/27 22:59:22 新事規劃原住民青少年職涯團體,期盼透過各項環節的帶領,讓青少年認知到自己的職涯發展,並且能夠勇敢規劃自己的未來,第四次的活動「發掘你的超能力」從個人能力來探索自己可以從事的職業,並試著分析在這個職業領域自己的優勢或可能會遇到的困境。
痛到扛不住 由 JL 發表 2025/03/13 22:58:36 漁工阿彭因為想多賺點錢,但由於學歷不高,從小學習捕魚,因此只有抓魚的能力。在親友的介紹和母國仲介的安排下,他來到台灣的漁船工作已近兩年。阿彭工作的漁船停靠在北部的一個小漁港,因經常在港邊遇到行動服務隊,再加上每年冬天收到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送來的禦寒物資,以及祈禱室的設立,他對該服務中心有了更多了解。他也與新事的社工經常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從中學到了許多正確的觀念及法規。
蛻變:一場改變人生的通勤職災 由 JL 發表 2025/02/03 21:26:23 小月,一位剛畢業三年的年輕女孩,懷抱著對未來的憧憬,從中部獨自北上工作,成為一家物料店的門市人員。她的工作內容不僅需要接待顧客,還需要搬運物料,工作時間長達10至11小時,生活雖然忙碌,但她對未來充滿希望。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通勤職災,讓她的生活陷入困境,也讓她深刻體會到勞工權益的重要性。
外籍漁工的人生百味 由 JL 發表 2025/02/03 09:30:27 阿彬從小就在印尼鄉下的海邊抓魚貼補家用,看著家鄉許多年長的鄰居紛紛出國工作,他心裡也想有朝一日能出國工作。由於家境不好,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讓他上學,阿彬渴望能去學校學習。爸爸不斷努力賺錢,終於讓阿彬上到小學四年級,但之後再也無法繼續,因為家裡需要他的幫助來維持生計。
漁港邊使能活動 由 JL 發表 2025/02/02 21:30:36 每年的農曆新年,許多外籍漁工因著台灣雇主過年休息而跟著一起休息的時間。在這期間有些漁工會選擇到其他城市與在台灣工作的同鄉親友見面歡聚,有些選擇留在港邊漁船上休息。
堅持與抗爭的力量 由 JL 發表 2025/01/22 22:51:34 大中是一位營造有限公司的工程師,自幼立志成為一名建築領域的專業人士。他生於台灣中部,後因家庭原因移居北部,但始終保持著對工程工作的濃厚興趣和責任感。作為一名工程師,他主要負責工程的監督和施工管理,每天的工作充滿了挑戰與責任。他的典型工作日始於早上七點,結束時往往已至午夜,因為工程的複雜性和緊迫性總是需要他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
從職涯困境到新開始 由 JL 發表 2025/01/22 22:47:29 在北部某城市,有一位名叫小衛的26歲年輕工人,自幼生活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小衛從小就很會讀書,曾就讀當地名列前茅的高中,然而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未能繼續上大學,轉而選擇了進入工業領域工作。他從事的某工業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大型製造企業,以其先進的設備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就業。
為社會默默貢獻,卻未曾被看見的工作者 由 JL 發表 2025/01/18 22:15:01 今年(2025)1月18日,由耕莘文教基金會與窮學盟(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聯合在耕莘文教院的大禮堂內舉辦的「耕莘貧窮議題講座」,邀請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五角伴和人生百味等公益團體,為不同勞工服務領域的社會工作者們,與民眾分享底層勞工不同的勞動生態與貧窮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