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動「原」樂開懷 由 JL 發表 2024/06/22 11:10:41 原住民家庭遷居都市後,受現代生活環境及都會飲食文化的影響,族人的飲食習慣也跟著改變,以前部落的傳統美食已經不再被重視,也鮮少機會去接觸與嘗試部落的傳統美食。部落傳統的飲食文化與食材,皆取之於大自然而先人用原始自然的方式調理與保存,泰雅族人將生態觀念與生活世界的自然觀合而為一,既環保又新鮮健康兼顧生態保護。藉活動引導青少年探索及欣賞祖先的智慧與保存自己文化,並提升生態保護意識。
關懷分享在宰牲節 由 JL 發表 2024/06/20 18:23:59 宰牲節是穆斯林在信仰中,每年重大節日除了開齋節外,是另一個更重要的意義節日,透過宰牲來獻祭,表達對於阿拉真主的忠誠。除此之外,有條件的穆斯林在宰牲節要宰牛、宰羊,並與家人尤其是窮苦的人們一起分享,所以,分享也是在這重要的節日中,必須要看重且實踐出來的。
2024國際家務工日 由 JL 發表 2024/06/16 22:06:35 國際勞工組織在2011年6月16日,正式通過第189號公約,內容針對家庭事務的勞工,其相關工作環境及條件的建議規定,希望從事家庭事務工的勞工,能透過國際公約的規定,得到相對符合勞權及人權的保障,此公約稱之為《家務勞工公約》,並訂定在每年的6月16日為「國際家務工日」。
傳統文化新變化,原民青少年學編織 由 JL 發表 2024/06/12 18:50:21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於6月12日安排了一堂文化編織課程,請了專業的瑪雅‧伍茂老師教導學生吊袋編織課程。老師把展示品給學生看時,每個學生都非常好奇,都在向老師提問:「老師這個是等下要做的嗎?」「老師這個有在賣嗎?多少錢?」「老師我等下可以做兩個嗎?老師我想做粉紅色的?」等等諸多問題在老師周圍迴盪。
粽夏感恩的心 由 JL 發表 2024/06/06 23:06:56 在端午節的前夕,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基隆區漁會、基隆市社會處及基隆漁工職業工會,一同在八斗子漁港分享粽子給港內的漁工品嘗,特別尊重其宗教信仰,因此在粽子的餡部分,選用非肉食材,讓較多來自印尼穆斯林的外籍漁工,可以放心品嘗台灣文化美食 – 粽子。
多元學習,助他跳出命運的框架 由 JL 發表 2024/05/27 19:22:32 上完多元課程中的舞蹈課,多多害羞地詢問「老師!什麼時候還會再有舞蹈課?」這是多多從上新事課後陪伴班以來第一次主動發問。 社工剛接觸多多時,他是個沈默的孩子。明明家中氣氛總是十分歡樂,親戚時常往來,家人也常常關心多多,但多多卻總是愛理不理的,放學後不喜歡回家,而是到處遊蕩,等家人們差不多睡了,才會回家洗澡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