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健康送暖~傳愛給外籍漁工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2021年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向社會大眾募集禦寒、防疫及生活物資一整年,安排在12/16、12/17前往北海岸基隆市及新北市19個有外籍漁工的漁港發送,共計1,049位外籍漁工受益,充滿感謝與歡喜。

感謝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天河基金會所捐贈的一千個2000cc愛心水壺,以及基隆市東區扶輪社和社會大眾捐贈的愛心禦寒及防疫物資。新事將這些愛心,包成一份份禮物,並帶著感恩的心雙手送上,讓每一位收到禮物的外籍漁工,都能感受到來自台灣這塊土地上所聚集的暖流,溫暖在心裡。

12/17由謝詩祥神父、范慶靈修士與新事鍾佳伶主任帶領著同仁、實習生與合作夥伴萬海志工隊共14人,前往港邊發送物資給外籍漁工。

當天天氣與前一天完全不同,溫度也像溜滑梯一樣,降了好幾度,天空還飄著陣陣的細雨,讓禦寒物資在這樣的天氣,顯得特別的溫暖與及時。

在寒冷的天氣中,沿著北海岸走,從澳底開始,沿途經過龍洞、鼻頭、南雅、長潭里、外木山、大武崙、萬里、龜吼、石門、後厝、下罟子等十二個第二類小漁港,共有333位外籍漁工,在寒風細雨中,收到了暖暖的來自社會的愛心物資。

在天剛亮沒多久,參加活動的夥伴早已在新事辦公室前,將整理好已裝箱的物資,依照不同的漁港,手把手的傳遞到大貨車上堆疊,滿滿兩車的愛心,大夥浩浩蕩蕩的在寒風細雨中出發,前往台灣東北角的漁港。

 

出發前,謝神父帶領祈禱與祝福                       至澳底漁港將物資卸下整理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在一個多小時車程後,來到了正刮著大寒風的澳底漁港,漁工們看到我們的到來,不畏風雨的離開船艙前來排隊領取物資。領取到物資的漁工怕同鄉沒有拿到,紛紛打電話通知其同鄉前來,在等待一會後,看見許多漁工騎著腳踏車,在強風中搖搖晃晃努力踩著前進,為了趕快拿到物資來禦寒。有鑑於去年該港許多外籍漁工,因為出港所以沒有拿到物資,今年特別準備更多的數量,讓在港內的漁工們盡可能都拿到物資。漁工們拿到棉被後,摸著棉被的柔軟,並問這棉被很貴喔,摸起來好舒服。發放物資地點旁,正好有船主正在上漁獲到車上,告訴我們,他們家的漁工已經一起工作四年多了,可不可以讓漁工來拿物資,我們表示當然歡迎,讓漁工們也能感受社會的溫暖,離開時共有66位漁工收到物資。

 

澳底漁港物資發送                                                 澳底漁港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接下來,到了龍洞、鼻頭、南雅三個小漁港,平時在這三個漁港的漁工加起來只有25位,此次活動遇到壞天氣,全部的漁工都有拿到物資。大港的資源遠多於小港的,特別是人數更少的小港,其資源更是少。所以人數少的小港漁工,很少有機會拿到社會大眾捐贈的物資,新事秉持著資源共享的精神,讓人數少的小港漁工,也能共享到社會的資源拿到物資。當這些漁工拿到東西時,都表現出靦腆的表情,並且用害羞口氣說出謝謝,表示對社會大眾的感謝。

 

龍洞漁港                                                                 鼻頭漁港將物資卸下來發送 

 

鼻頭漁港發送物資給漁工                                     走動式至於船邊送給漁工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南雅漁港                                                              南雅漁港    

離開新北市南雅漁港後,來到了基隆市的長潭里漁港,當時的風跟雨越來越大,因此夥伴們加快速度,將物資盡快地分送到39位漁工們的手上,並留下與天氣反差的開心大合照,讓社會大眾看見他們的開心與感謝。

 

長潭里漁港                                                          長潭里漁港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下一站來到外木山漁港,到時看見港內22位外籍漁工,正聚集在雨中的倉庫屋簷下躲雨並等待發送物資。基隆市東區扶輪社社長與社員們也來到了這個漁港一同參與發送物資,在雨中將一份份的厚外套及其他物資,雙手交送到漁工們的手上,並向漁工們加油打氣,謝謝他們為台灣漁業的努力及奉獻。拿到物資的漁工們與社長、社員及活動夥伴一同開心合照,在風雨中顯得特別的溫馨。

 

外木山漁港                                                             外木山漁港

順著海岸線來到了一個小漁港,大武崙漁港,該港只有10位外籍漁工。由於此漁港背對山谷,所以風勢特別大,寒風吹著讓人感到更冷,所以大夥加快速度將物資送到漁工們手上,漁工們顫抖著身體,用發抖的手拿到物資,並抖著嘴跟夥伴們說謝謝。大夥叫漁工們拿到物資後趕快回到船艙內,避免受寒。

 

大武崙漁港                                                              大武崙漁港

接下來到了著名的萬里漁港及龜吼漁港,這兩個港大多數是捕螃蟹盛名,兩個漁港共有133位外籍漁工領取到物資。漁工們紛紛在整理漁具的建築物下排隊,大家守著秩序一個接一個領取物資,讓整個發送的過程非常順利不凌亂。漁工們紛紛用著中文說著謝謝來表達感謝之意,並告訴我們,天氣真的好冷,有了被子就能夠暖一些,許多漁工拿到後紛紛與家人朋友視訊,告訴他們台灣現在天氣很冷,有台灣社會的愛心,提供禦寒的物資給他們,要家人不要擔心。

 

萬里漁港                                                                 萬里漁港

 

龜吼漁港                                                             龜吼漁港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離開龜吼漁港後沿著淡金公路來到了石門漁港,剛好遇見港內6位外籍漁工的雇主及仲介。雖然人數少,但漁工們還是有秩序的戴著口罩排起隊伍,夥伴們用誠摯的雙手將一份份禮物送到漁工們的手上,並且與雇主及漁工們留下紀念的照相。由於雇主在旁,漁工們表現得非常的靦腆,說著小小聲的印尼語的謝謝,感謝我們遠道而來發送物資給它們。雇主也代表漁工們感謝社會大眾的愛心,向我們表達感謝之意,謝謝帶禦寒物資來關心他的員工們。

 

石門漁港                                                               石門漁港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順著淡金公路海岸線,我們來到了後厝漁港,這個港原本只有不到十位的漁工,有些雇主透過漁會知道我們要來發送物資,於是將船開來這邊,等待我們的到來。當活動團隊來到時,已經有幾位船主帶著漁工們在等待,共有18位外籍漁工拿到物資。漁工們表示非常開心,跟我們說沒想到在這樣的小小漁港也能像大漁港一樣拿到這樣豐富的物資,真的太開心了。漁工們拿著厚厚蓬鬆的棉被,與夥伴們在新北市政府新建的港邊倉庫旁大合照,倉庫牆上漆寫著嗨漁港三個字,在寒風細雨中,顯得特別的輕鬆愉快。

 

後厝漁港                                                              後厝漁港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繼續出發,最後來到了新北市八里區的下罟子漁港,因疫情關係港內從三十幾位漁工剩下14位外籍漁工。由於天氣不好,漁船沒有出港,因此港內漁工從早上就開始等待我們的到來,直到下午好不容易看見我們到達。到達後漁工們開始排起了隊伍,很快的漁工們都拿到物資及棉被,並開心的與夥伴們拍照留念。突然有雇主騎著機車前來,說他的漁工出去了,可不可以等漁工一下,看到這樣照顧漁工的雇主,我們先將物資準備好一份,漁工騎著腳踏車趕來,很開心的拿到物資,雇主表示非常謝謝,有這樣的物資可以關心他的工人。

 

 

                                                                                                               攝影/耶穌會通傳中心

每年的冬衣送暖活動,令人感動的是看見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透過物資來互相表達關懷及感謝,雖然有時無法直接碰面,但彼此的心,因著我們的傳遞而連結在一起。相信只要有心,就能讓無形化為有形,從感受到觸摸,不在是那樣抽象而陌生,而是變得更實際與緊密。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1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