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看見 漁港走讀

一早陰雨的天氣,25位來自基隆聖心中學七八年級的同學,由兩位老師帶著來到基隆市八斗子漁港,希望透過看見及接觸港邊的人事物,讓同學有不一樣的體驗,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的遇見,能夠用著正面的認知來看待及面對。同學們從學校集合搭公車出發,帶著新奇的心來到基隆八斗子漁港,與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督導會合,由督導帶著同學們走讀漁港,引導去看見及接觸漁港生態,用分享互動的方式,讓同學有著特別的體驗。


新事督導帶著同學們走讀漁港

走讀的活動一開始,同學們交頭接耳的好奇漁港邊的事物,督導請同學分享對於漁港的想法,每一位同學說出自己對於漁港生態中的認識。同學們分享說到漁港有漁船、海鮮、魚、海水、魚腥味、釣魚…….等,都是同學們對於漁港的認識。接下來督導帶著同學們,走在漁港邊,從看見漁船開始,讓同學們對台灣的海洋捕撈業有了新的接觸與了解。督導介紹台灣漁業的發展,還有不同魚種的季節及捕撈方式,讓同學知道日常飲食中的海鮮是如何得到的,這背後有著一群來自國外的漁夫,冒著高風險的工作環境及長時間的工時,才能夠豐富餐桌上的美食,溫飽每一個人。同學們回饋分享,他們只知道家人會買回來,然後就吃並不知道背後的辛苦。


學生實地探訪了解漁港生態
 

從海洋捕撈業中的設備工具介紹完後,督導開始讓同學思考,使用這些海上捕魚工具及設備其背後,關於使用者也就是外籍漁工的部分。港邊走讀過程中,引導同學去看見正掛曬在漁船甲板上的衣服,由這些衣服去連結思考外籍漁工的居住生態,並透過分享讓同學們知道,目前台灣外籍漁工八九成以上都居住在漁船上,並沒有像同學們住在陸地上的家可以居住。同學們問住家裡時,需要吃飯、睡覺、休息、洗澡、上廁所…….等,但這外籍漁工如何去面對生活上的需要。督導把目前向政府倡議,推動的港邊基本人權的基礎設施分享給同學們知道,同學紛紛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因為從未知道有這樣一群人生活在漁港邊。


學生透過說明了解外籍漁工的工作狀況

在參觀港邊的漁船後,督導安排同學分成兩組,並請兩位外籍漁工幫忙,設計沒有共通語言下的溝通情境,讓同學透過各種方式來訪問外籍漁工,並由代表來把訪問內容彙整介紹所訪問的外籍漁工。同學們一開始比手畫腳,受訪的漁工們也裝作不懂,後來同學利用網路的翻譯軟體,一字一句地與受訪的漁工互動,在一番努力後把訪問到的內容整理,並介紹給其他同學們認識所受訪的漁工,除了姓名、來自哪裡、年齡、來台的時間、對於台灣的喜愛程度、自己的帥氣認同、婚姻及生幾個小孩等各式各樣的問題,同學們都用著盡可能的方式來得到答案。


學生透過手機與外籍漁工溝通


因為科技拉近了彼此溝通的距離

參訪走讀的活動尾聲,同學們分享:覺得漁工們很親切友善,本來會擔心無法溝通,後來都能找到辦法。也開始體會原來有很多為我們服務的群體,但我們對他們好陌生,不知道他們的處境。他們記得之後如果有機會要為漁工爭取更好的權益,包括專用的浴廁宿舍等,這些困難都是他們以前沒有想到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實際的接觸來體會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實際接觸才能真正體會進而反思。此次的漁港走讀,讓同學看見及體驗,人在異鄉的辛苦與不容易,將來在面對異鄉人或是自己身處異鄉時,都能夠用感恩的心或是正向的思考來面對,只要有心且願意,都能夠突破困境及挑戰。


學生與外籍漁工交流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4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