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工手作披薩派對 × 海洋回收行動

在中元節過後,趁著晚間漁港邊的外籍漁工都結束工作休息的時刻,農業部漁業署、基隆區漁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及印尼漁工團體,共同舉辦參與一場夜晚的活動。活動舉辦在基隆區漁會的食魚教室,大約超過80位外籍漁工朋友一起來參加披薩活動派對,大家親手做披薩、一起聊天、一起笑,現場氣氛就像在過節一樣。披薩的食材也很有基隆味,用的是當季新鮮的鎖管,加上牛肉、起司、青椒等等,做出一份份獨一無二的小卷海鮮披薩。在烹飪老師的帶領教學中,很多漁工朋友第一次做披薩,看到自己平常在海上辛苦捕撈的漁獲變成香噴噴的料理,都覺得新奇又有成就感。語言雖然在教學傳遞的過程中,有些許理解的距離,但大家一起動手、一起吃飯,彼此的距離就這樣拉近了。


▲外籍漁工組成小組製作披薩。

農業部漁業署薛博元組長一起來到現場,跟大家一起做披薩、一起聊天。他說外籍漁工是台灣漁業很重要的夥伴,漁業署會持續推動友善設施和多元活動,希望漁工們能在台灣安心工作、好好生活,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


▲農業部漁業署薛博元組長致詞(中)。

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特別感謝外籍漁工的辛苦付出,希望大家在台灣的工作都能順利發展,如果在生活或工作上有任何需要或困難,都可以隨時聯繫漁會或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社工,我們一定會盡力協助幫忙,陪伴大家一起度過每一個挑戰。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社工也在現場陪伴大家,看著漁工朋友們開心地參與活動,真的很感動。社工對在場的每一位外籍漁工說:希望你們在台灣一切順利,工作平安、生活安穩,也希望你們能帶著更多的夢想和希望,未來平安回到家鄉。在這段旅程中,請繼續抱持著那份堅持與精神,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我們會一直在這裡陪著你們。

活動中,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向外籍漁工朋友們宣布了一個很棒的新行動—「空寶特瓶回收活動」正式開跑囉!從現在一直到9月25日,只要漁工朋友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喝完瓶裝水,不管是在漁船上工作時、在漁港邊休息時,甚至是在海上看到漂浮的空寶特瓶,只要願意撿起來、帶回來回收,就可以換到一些實用的生活用品。這個活動的設計是因為我們知道,漁工朋友每天都在海上、港邊忙碌,接觸到最多的就是海洋和塑膠瓶,這些瓶子有時是自己喝完的,有時是海上漂來的垃圾。現在只要把它們收集起來,不但可以幫助清理海洋,還能換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物資,像是牙膏、毛巾、洗髮精等等,都是生活中會用到的東西。希望這不只是環保行動,更是一種互相支持的方式,讓漁工朋友在辛苦工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社會的同在同行。並不是孤單一個人在努力,大家一起守護海洋、一起過好生活。


▲向宣導外籍漁工如何辨認可回收之材質。


▲「乾淨海洋,我們共同的責任!」外籍漁工環保回收活動海報。

這場活動不只是一次聚會,更是一種陪伴與理解。我們相信,只要有人願意聽、願意陪,每一位在異鄉努力的人,都能感受到溫暖,也能慢慢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合作組織共同合影。


▲大合照。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4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link is external)」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