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後的一絲陽光

在颱風過後,雖然早上還是下著傾盆大雨,但到漁港時,天空逐漸出現一絲絲溫暖的陽光,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台大環境及職業醫學部透過行動式義診,來為港邊的外籍漁工進行健康檢查及職業傷害宣導。

當行動服務隊的車輛進入漁港時,有些漁工正在港邊休息,在溝通表明來意,漁工知道後,一個一個坐好,等待著醫生們來替他們進行健康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醫生們除了忙著替漁工測量身高、體重與血壓,也針對漁工在漁船上的生活習慣、工作內容做詢問,目的是在從漁工敘述身上有哪些不舒服之處,推斷是否長期以來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甚至可能發生職災。

例如漁工敘述他大腿痛,醫生會再詳細的詢問是哪隻腳痛、痛的頻率、什麼時候會痛、什麼姿勢會痛等等。這些傷痛對於漁工來說,可能只是稍微的痠痛,也有可能影響到他工作時動作,但這些疼痛都有一個共通點─漁工們都沒有去看醫生。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漁工覺得這些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不需要去看醫生;也有可能是在自行就醫時,因為語言的問題而受到阻礙;更有可能是漁工在向雇主表達自己身體的疼痛,並希望雇主帶他去看醫生時,雇主總是不斷地拖延,到最後漁工還是沒有去看醫生。但這些傷痛,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一種職業災害,但到那時往往已經嚴重傷害到身體,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在診療時,詢問關於職災的問題,有些漁工也向我們闡述自己的身體所受到的傷害。有的漁工因為在漁船上在丟放魚線捕魚時,手指不慎捲進其中,導致一節手指被截肢;也有漁工在漁船上遇到風浪時,站不穩而跌倒碰傷,留下一到深深的傷痕;在漁船上所使用的水燈,一顆就可以照亮一整個籃球場,但為了照亮海中的魚群,往往一艘船配備了十幾顆水燈,漁工在晚上長期受到如此嚴重的燈光刺激之下,視力也逐漸受到影響,有漁工也表示視力因此而受損。

有些人會好奇,外籍漁工算是勞工嗎?但其實境內聘僱的漁工是受勞基法所保障,可以保勞工保險,因此在遇到職災時,如同國人一般可以請領職災給付,甚至是失能給付,但是這些漁工可能不會知道,身邊也沒有人可以告訴他們。

漁工們在漁船上,一次出港可能就要好幾個禮拜甚至好幾個月,回來漁港後也要忙著卸貨、整理漁具,如此勞力繁重的工作,其實是需要良好的身體與健康的心理來應付的。漁工看起來似乎與我們毫無關聯,但其實有可能就存在我們的周圍,與我們共同在社區中生活。讓我們多一些關注,少一些歧視,一起來更認識這些人們。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1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