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隨著網路科技時代崛起,不法分子利用社群軟體來引誘或媒介兒少拍攝私密影像,藉由網路散佈,是近年來兒少性剝削犯罪型態與手法,造成未成年極大的身心傷害。尤其當某知名藝人持有多部「創意私房」兒少性影像新聞出現時,更是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原住民未成年學童容易成為不法分子輕易鎖定的對象,以金錢或感情來利誘學童設計猥褻照片來販售圖像以及協助分享而觸法。
為加強原住民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觀念,新事與竹安公益慈善服務協會的社工員與講師宣導網路交友及性剝削的議題,透過宣導與桌遊活動,讓學生了解網路交友陷阱更應謹慎行事,不要把個人資料散佈於網路當中,避免惹禍上身。
活動中,講師將不同的性別照片展現在學生面前,詢問學生光看外表會更想認識哪位?學生們非常的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在其中舉手回答做選擇,當講師邀請學生們分享為什麼會選擇這張照片時,小瑋開心地說道:「因為他跟我一樣帥。」,講師也解釋網路上的照片常常暗藏危機,因為實際上對方的長相也難以確認,不應該只因為照片「看起來如何」而輕易相信。
講師邀請學生為他們所選擇的照片填上個人資料,如姓名、興趣、身高、體重等,並在最後一同討論,學生填上的個人資訊,有哪些是他們真實的個人資料,以此向學生宣導,哪些個人資料盡量不在網路公開。最後講師更是透過真實社會案件文章,向學生展示網路交友危險的潛在因素,導致悲劇的發生。以此例帶出網路交友應向對方保留更多自己的資訊,不輕易地與網友實地見面。
▲講師帶領青少年進行網路使用的討論。
最後,透過口訣熟記4要,要告訴師長、要截圖存證、要記得報警及要檢舉對方。特別提醒同學留意使用網路與手機的安全,務必謹守「三不一要」,「不拍攝」、「不留存」、「不分享私密照片」及「要求助」的原則,提高警覺遠離攝狼。也強調不要因為好奇分享而成為加害人。
青少年小杜更是在課程結束後分享個人網路交友經驗時遇到的問題,講師也非常用心地和小杜說明個人的看法與觀點,並提醒小杜當下應有的求救方式、自保動作。
▲以桌遊的方式了解更多自我保護方法。
在輕鬆有趣的課程中,孩子們用心參與,開心地學習如何在網路交友中保護自己,也開始懂得分辨背後潛藏的風險。但守護部落原住民青少年的安全,不只是一堂課的事,需要長期的陪伴與支持。
新事將持續陪伴孩子們學習自我保護,遠離危險。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幫助他們在成長路上,走得更安心、更有自信。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我們推展部落及竹東原住民青少年課後關懷,協助全人成長,強化族群認同、快樂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用愛填補了許多匱乏的心及家庭,讓他們的生命得以翻轉,開創有希望的未來。我們的服務很需要您的捐款支持,請按下“我要捐款(link is external)”(線上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