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當職災發生時

當職災如晴天霹靂來到時
最近中心接到一些求助電話,有的在工作受傷看病期間,僱主以曠工等各種理由辭退,有的個案是職災事發後,已經過了一年半,才找到中心求助,職災權益已經遭受損失(請求職災賠償的刑事告訴期,以職災發生開始起算6個月為限;職災補償的民事告訴期,以職災發生開始起算的2年為限)。

家家有“ 愛”

家家有愛, 新事部落培訓活動
在我們的家庭中眼淚和歡笑交織的日子裡,如何讓彼此間的愛更真實,也許可以不用一直說我愛你,但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叮嚀、一次耐心的聆聽卻能夠讓愛成為力量,尤其在彼此間關係的衝突當中. 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的系列培訓課程重塑家庭中愛的關係,找回維繫彼此的愛... 我們的家庭之所以溫暖, 是因為我知道即便我冷漠得走開,然我深知只要我扭頭,有一個人會一直默默在我身後... 不聲張、不張揚,因為有你,我不孤單... 願所有參加培訓的兄姊們, 好好運用課程中老師傳授的技巧, 珍惜家庭中的你 和 我, 願大家的家庭都超有 “愛”...

移工,你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有難同當!

印尼移工入境到台灣工作是負擔相當重的。首先,外籍看護工薪資每月僅新台幣17000元,星期天若有加班(星期天不放假)則加班費每日為新台幣567元(四周星期天加班費共新台幣2256元),薪資和加班費加起來共有新台幣19268元,但是這些並不是外籍看護工能領到的淨額。

職災勞工的痛, 您知道嗎?

新事, 職災勞工的辛酸
       此刻在電腦前的您,可能擁有舒適與安全的工作環境,但台灣還是有許多勞工,必須在危險的工作環境與不符法規的勞動條件下付出勞力,而他們為的僅僅是賺取微薄的生活開銷而已。        95年的8月14日,阿勇和阿珍永遠也無法忘記這一天!

部落原住民小農的美麗與哀愁

部落原住民小農的美麗與哀愁
在山上種植蔬果、農作、茶葉的原住民農戶從資本面、農作面積、技術層面、行銷管道及經濟收入等各方面相對於企業農、平地一般農戶而言,都算是相當小規模,並時時有欠缺週轉的資金去購買種子、農作機器設備與肥料等,因此,大都是屬於小農。許多原住民小農為了生活,只好靠著出租農地給漢人,自己再到外地兼差打工賺取穩定的薪資,但是內心卻存著對祖先傳下的土地的一種歉疚與掙扎;另一些小農選擇祖先分給的地,不論土地貧瘠或是肥沃認命工作,但是只靠農地出產無法維持家庭生計,而必須同時兼做兩三份工作,才能既兼顧留守在山上做個自在農,又可以養家活口、應付原住民家族中經常遭遇的意外開支(生病、車禍、死亡)。

立院三讀 外勞年限延為12年

新事, 外籍勞工權益服務
立院三讀 外勞年限延為12年 (中央社記者何孟奎、溫貴香台北19日電) 立法院臨時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就業服務法部分條文,放寬藍領外勞在台工作期限,從原定9年延為12年; 不過,有立法委員說,這將嚴重衝擊本國勞工權益及長期照護政策。

新事通訊 第26期

新事通訊 之 勞心、勞力共創美好的社會
近日來,台灣社會真是一片肅殺之氣,翻開報紙到處殺氣騰騰,父殺子、子殺父、夫殺妻、妻殺子女。使我們不免沉思默想,台灣社會究竟怎麼了?中國傳統的價值 與秩序都到哪裡去了?我們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倫理價值觀,新的倫理價值觀究竟是什麼?從整體社會的角度來看,在今日全球化的潮流衝擊下,低技術勞工與農業加 速式微,高科技及跨國大企業興起;舊有的傳統價值逐漸消失了,新的尚未建立,於是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倫理道德體系崩潰瓦解,社會形成脫序的狀態。但是也不 是如此灰心喪志,世界上仍然是有些人堅持原則與理想的面對家庭和社會,投身於社會正義的工作。

新事通訊 第25期

新事通訊 之 魚固 魚的故鄉
剛才許多原住民朋友分享創業經驗都提到「害怕別人不用他」,而我曾經是個連自己都不要的人,連自己都討厭的人,許多次「自殺」的念頭出現在腦海,因為在我九歲的時候,我的夢想幻滅了,一條百步蛇毀滅了我所有的希望,那一天,我一個人快跑到終點時,百步蛇攻擊我赤裸的左腳,我必須求救,就很快地跑到學校老師宿舍,後來跑不動了,就用手爬,用力的爬著,然後兩隻手都已經流血了,當我爬到老師門口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講話,我只有指著我的腳,用手指頭比,讓老師知道我是被什麼蛇咬到的,後來就暈過去了。第三天醒過來的時候,腳已經開始爛掉了,於是我的左腳,就變成畸形,雖然沒有死,但是左腿的下半部都沒有知覺了,啊!就這樣子,九歲以後我開始在地上爬,後來再慢慢勉強練習走路,很痛、仍會流血,為了生存,還是要練習走,當時我埋怨神,為什麼神這樣戲弄我,讓我生存在這個世間,又把我所有的美夢打碎了!

新事通訊 第23期

新事通訊 之 聖誕饗宴 --- 回顧以往 展望未來
韋 薇:過去一年,中心藉著對原住民勞工、工作受傷勞工、外勞及一般工作族問題的服務,使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持續成長。目前陸續有三位年輕、專業的工作伙伴,以及有多位志工加入為弱勢、受忽略的工作族謀福利的行列。今年中心一方面培訓新手,一方面仍進行第一線直接服務:為面臨勞資問題、工作危機的本國勞工、身心受創傷的工作傷殘者、失業的原住民及外勞提供服務,共約500個個案。此外,工作人員到全台灣山地部落舉辦原住民就業輔導活動;及每月舉辦工傷致殘勞工及家屬支持性團體,並為社福團體管理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適用勞基法座談會,也為臺北菲傭及外籍新娘舉辦有關權益、文化適應、資源運用的座談及活動。我們期望不只協助解決個案問題、更能藉教育及宣導,使弱勢族群增強相關知能,有自主能力尋找並運用資源,以改善他們的處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