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無聲的角落:一位工地臨時工的職災故事

今年45歲的阿強,是一名工地的臨時工。在工地圈子裡,他是一個熟面孔,幾乎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工地找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沒有固定的僱主,也沒有任何正式的勞保或健康保險,所有的收入都依靠每天的現金工資。對於阿強來說,這樣的生活雖然不穩定,但卻是他唯一的選擇。

沉重的雙手:一位照顧服務員的職災故事

劉阿姨,今年55歲,是一名在日間照顧中心工作的照顧服務員。她已經在這份工作崗位上堅守了將近10年,主要負責協助中心的長者進行日常生活的活動,比如幫忙洗澡、餵飯、翻身、推輪椅,還要協助清潔環境、搬運物品等繁重的體力活。她總是笑著對家人說:「能幫助需要的人,我覺得很有價值。」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些年來,她的身體已經不堪負荷。

新事職災勞工再出發!

職災,對於勞工而言,往往不只是身體上的傷痛,更是一場生活的巨變。失去工作的能力,可能帶來經濟壓力、自我價值的迷失,以及對未來的茫然。然而,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再次出發的可能,關鍵在於給予適切的支持與機會。

不屈的信念

小田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外籍配偶,遠嫁來台生活了超過20年。她的故事充滿了挑戰與堅韌,特別是在她遭遇職業災害之後,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向陽而生

大軍是一名保全,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為了家庭的生計,每天都在夜班中忙碌。然而,一天晚上,他在值班時突然昏倒,被住戶發現後緊急送往醫院。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家人心碎-腦內出血,最終在醫院不幸離世,享年56歲。

【113年度雲端會客室五】重返職場有希望

在當前社會中,職業災害對勞工的影響不容忽視。這些災害不僅可能導致勞工身體上的傷害,還可能在心理上造成深遠的影響。許多職災勞工在遭遇事故後,面臨著重返職場的困難,包括技能不足、就業歧視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為了幫助這些勞工重新找到工作,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於2024年9月23日舉辦了【113年度雲端會客室五】-重返職場有希望的線上活動。

尋求幫助的力量

在一個繁忙的工作日,小荷全心投入她熱愛的工作。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身體逐漸感到不適,最終因為橫紋肌溶解而被迫住院。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感到無助,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安。 在病床上,小荷回想起公司的探視,雖然同事們關心她的健康,但卻沒有提及任何補償的事宜。她感到孤獨,心中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得到應有的支持。無法再忍受這種無助感,小荷決定上網搜尋解決方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