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黃大哥是一位來自偏鄉的原住民,他性格樸實勤奮,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仍然為了生活努力工作,支撐自己和家人的經濟需求。他的職業是模板工人,工作性質屬於高風險的勞力型工作。然而,這份工作並未為他提供勞保或任何團保保障,讓他在面對意外時處於極度脆弱的狀態。
黃大哥早年離婚,與家人聯繫不多,獨居。他有兩個女兒,分別生活在不同城市,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使得彼此的互動有限。黃大哥的哥哥、姊姊及叔叔,偶爾會協助處理他的生活事務,家庭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但黃大哥並未被列為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也未享有任何補助,這使得他的生活環境在意外發生前就已經相當不穩定。
意外發生
事故當天,他在某工地進行模板施工作業。下午兩點左右,在七樓攀爬鷹架準備前往八樓時,不慎跌落至七樓,頭部卡在夾縫中動彈不得。雖然他當時有佩戴安全帽,但因跌落衝擊,安全帽掉落一旁,未能有效保護他的頭部。
事發後,黃大哥呼救,同事發現後立即將他送往當地醫院急診。初步治療時,醫生僅進行了簡單的X光檢查與縫合手術,並未發現更嚴重的問題。然而,在治療結束後約20分鐘,黃大哥突然在醫院休息區昏倒。經進一步檢查,醫生發現他腦部多處出血,包括雙側額葉、右側顳葉、蛛網膜下腔及硬腦膜下出血,病情迅速惡化,最終進入植物人狀態,被送往加護病房觀察。
勞雇關係與法律糾紛
黃大哥的雇主並未為他投保勞保,也未提供必要的安全訓練。事發後,雇主態度消極,既未積極處理,也未提供任何賠償。根據黃大哥的工地同事描述,平時公司並未為員工提供安全教育,且當天現場並無目擊者,讓整起事件的調查更加困難。
黃大哥的叔叔及家屬在事件發生後,積極協助處理相關事宜。他們向勞檢處檢舉雇主違法,並申請相關調查。然而,雇主方態度強硬,甚至聘請律師應對,試圖推卸責任。
醫療與生活挑戰
黃大哥因意外成為植物人,需長期住院照護,醫療費用高昂。他最初住在加護病房,之後轉至療養院,並固定接受專業護理。然而,療養院每月高達4萬元的費用,對家屬而言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家屬雖然努力尋求補助,但由於黃大哥不屬於低收入戶,申請過程相當困難。
事故後,社工積極介入協助,協助家屬申請急難救助、殘障手冊及失能給付。然而,申請過程困難重重。例如,黃大哥的女兒曾因無法繳清醫院的醫藥費,而被拒絕進行失能鑑定,只能延後申請。這些問題讓家屬感到壓力巨大,甚至一度想放棄申請補助。
法律程序的漫長歷程
事故發生後,家屬在律師與社工的協助下,逐步完成監護宣告、刑事及民事訴訟程序。律師建議家屬針對雇主提告過失致重傷罪,並申請假扣押以保障賠償金執行。然而,由於雇主方的資產調查困難,家屬無法掌握雇主的個人財務狀況,只能依靠律師進一步追查。
在此期間,家屬與律師也努力尋找工地的目擊證人,希望藉由證詞還原事故真相。然而,工地的同事多數不願出面作證,僅有一位證人表示黃大哥當天有佩戴安全帽,但未確認是否使用安全扣環。這些證據的不足讓案件的進展更加緩慢。經過多次開庭與協商,雖然家屬最終獲得了賠償金,但高昂的醫療費用及護理之家開銷,仍讓家屬感到力不從心。
家庭的艱難抉擇
黃大哥的家屬在處理案件的同時,也面臨著沉重的心理與經濟壓力。他的叔叔與女兒曾多次向社工求助,希望能找到更多資源來減輕負擔。然而,補助政策有限,無法滿足家屬的實際需求。
黃大哥的女兒因為需要照顧自己的家庭,無法長期陪伴父親,這讓她感到內疚與無助。她曾表示,父親的意外讓她重新思考家庭的重要性,但現實的經濟壓力讓她無法全心投入照顧父親。
社會支持與資源不足
在黃大哥的案例中,社會支持與資源的不足成為家屬面臨的另一大挑戰。雖然社工積極協助申請各項補助,但由於政策限制,許多補助無法實際幫助到黃大哥的家庭應對長期照護的高昂費用。
此外,家屬在申請失能給付時,曾因無法繳清醫藥費而被拒絕進行失能鑑定,這反映出醫療與社會福利系統之間的脫節,雖然,最後經由社工做資源連結與跨領域合作有所解決。但這種情況也讓家屬感到無助,及凸顯出政府在職災勞工保障方面的不足。
反思與啟示
黃大哥的職災經歷反映出台灣部分勞工面臨的安全與保障問題。雇主未提供基本的勞保與安全訓練,使勞工在意外發生後陷入困境。同時,法律程序繁瑣,對於缺乏資源與法律知識的家庭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這起事件提醒我們,政府應加強對職災的監督與保障,確保雇主依法為員工投保,並提供必要的安全設備與訓練。此外,社會資源應更具彈性,針對職災家庭提供即時且有效的協助,減輕其經濟與心理負擔。
結語
黃大哥的故事是一個充滿遺憾與努力的案例。儘管經歷了無數困難,他的家屬仍然為他爭取應得的權益,展現出堅韌與勇氣。這起事件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的縮影。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完善的制度,讓所有勞工都能在工作中獲得應有的保障,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也唯有透過政府、社會與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為這些勞工提供真正的支持與希望。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