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原」偵探-社區交通的便利性

炎炎夏日,新事位於竹東的原住民服務中心的暑期青少年團體活動開始了,這次新事要帶著青少年認識社區中的交通工具,首先,便是最常出現在城市裡的共享單車。

透過認識共享單車,以及註冊、登入成為會員的流程,讓青少年實際了解自己能如何使用這項社區中常見又便利的交通工具。

當活動開始後,社工員首先詢問青少年:「你們知道竹東有哪些大眾交通工具嗎?」。

青少年們紛紛舉手回答:「公車!」、「火車!」、「UBike!」。但這時候突然有青少年回答:「摩托車。」

社工員便趁機問下去:「為什麼覺得可以騎摩托車?」青少年回答:「因為要看風景。」、「因為很方便。」說完自己都覺得有點害羞。

於是社工員簡單的和青少年解說騎摩托車的規定,並且提醒青少年騎摩托車要遵守法律,要等到成年後才可以騎車,因為青少年尚未成年,所以這次我們來認識共享單車,並透過實際練習租共享單車來解決青少年在城市中的交通需求。


▲認識交通規則。


▲出發前,認識共享單車的系統。

要在馬路上安全的騎腳踏車,就需要遵守交通法規,社工向青少年說明了騎腳踏車在馬路上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包括不可以並排,不可以雙載等等的規範,同時也介紹如何在手機上用共享單車的APP來查詢租借的據點和腳踏車的數量,在這些基本介紹都有了解了之後,就要手把手帶著青少年註冊與出發騎腳踏啦。

社工與青少年們分成了兩隊,分別來到不同的地點練習租借腳踏車,當然過程中也是有點小狀況,像是青少年的卡刷了沒有反應、已經刷好卡的腳踏車卡在固定架上出不來,也有學員不會騎腳踏車,就趁這次機會來練習,一邊由社工員扶著,一邊慢慢的往前行。


▲學習共享腳踏車租借。

會騎車的青少年們則是來到市場中簡單的繞一圈,體驗在市場中騎腳踏車的便利性,騎到另一個地點完成歸還腳踏車後我們回到了教室內,大家一起討論著共享單車的方便性。

結尾時,青少年對於共享單車有更多的認識。其實共享單車不用加油、買東西的時候因為腳踏車上有網籃,所以放置物品很方便,如果今天要去上學,不想等公車的話也可以騎共享單車,並且據點很多,市區很多地方都有,是社區中很適合青少年使用的交通工具。
▲透過課程設計,讓青少年更了解社區資源。

體驗到共享單車的便利性後,青少年表示自己對這個簡單又易懂的交通工具有更多的了解,也因為有悠遊卡就可以使用,並且全台灣幾乎都可以找得到,讓青少年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更容易取得,增加一個在都市生活中解決交通問題的得利選項。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我們推展部落及竹東原住民青少年課後關懷,協助全人成長,強化族群認同、快樂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用愛填補了許多匱乏的心及家庭,讓他們的生命得以翻轉,開創有希望的未來。我們的服務很需要您的捐款支持,請按下“我要捐款”(線上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