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駐台辦事處攜手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深入花蓮災區展開人道關懷

當強颱「樺加沙」(Ragasa)於9月23日侵襲台灣東部,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一座巨型堰塞湖因豪雨溢流,洪水夾雜大量土石瞬間傾瀉而下,重創下游的光復鄉與鳳林鎮,造成嚴重災情與人員傷亡。災難不僅衝擊在地居民,也深深影響了在當地工作的外籍移工。面對災後重建的急迫需求,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受印尼駐台辦事處邀請,由副主任李正新代表新事,與處長 Arif Sulistiyo 及勞工領域分析師 Kadir 組成聯合訪視團,前往花蓮光復地區展開跨國協力的人道關懷行動,探視受災印尼移工,並提供必要的援助與支持。

訪視團於10月4日早上,由台北車站搭乘火車出發,沿著台灣東部海岸線前進,車窗外可見志工與救援人員正奔赴災區,投入災後復原工作。抵達花蓮後,訪視團即刻與花蓮縣勞工發展署玉里就業服務中心的同仁會合,並在地方政府協助下,迅速前往受災移工所在地進行探視與支援。


▲前往花蓮的火車合影。



▲與花蓮縣勞工發展署玉里就業服務中心的同仁會合。




▲訪視移工居住環境、確認物資與相關資源。

此次行程在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正新的整合協調下,災後訪視行動迅速獲得中央與地方多方資源的支持,包括勞動部、立法院委員及地方社政系統等關鍵單位,形成一套具備溝通連結與現場執行力的協作網絡,讓訪視行程與援助資源得以高效整合並即時落地。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憑藉多年深耕移工服務的專業經驗,於現場提供語言翻譯、文化溝通、個案評估與災後心理支持等社工服務,確保每位受災移工的處境與需求都能被細緻理解並獲得具體回應。這不僅是一次災後關懷的行動,更是跨部門、跨國界與跨文化的協力實踐,展現出社會工作專業在災難應變中的即時動員力與系統性回應能力。

受災的印尼移工背景多元,有人已在台工作多年,也有人剛抵台不久。部分人於颱風侵襲期間遭遇嚴重水災,失去了手機、現金及個人文件,甚至面臨居住空間受損的困境。訪視團逐一探視移工,確認其身體狀況與文件安全,並轉交新的手機、衣物、生活用品等物資,傳遞來自台灣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其中一位剛來台兩個月的外籍看護工,她分享了在災難中,救援長年病患的年長受照顧者的經歷,展現出堅強與勇氣。訪視團不僅提供新的手機、新衣物與生活補助,也協調仲介公司及地方政府單位,協助補辦遺失文件,讓她們能安心度過災後的過渡期。另有資深移工與新進移工分別安置於安置中心與雇主住所,身體狀況良好,文件亦無虞,皆獲得災後生活補助與心理支持。

除了個案探視,訪視團也前往災區現場,慰問自早上起便投入清理工作的印尼移工志工。他們與當地居民一同清理社區,被媒體稱為「鏟子英雄」,展現了印尼特有的團結精神與社會參與力量。印尼駐台辦事處也提供雨鞋與防護用品,支持這群默默付出的志工,讓他們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為台灣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印尼駐台處長 Arif 表示:「對印尼移工而言,台灣是第二個家。他們不僅在此工作謀生,也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在災難發生時積極參與救援,展現出印尼精神在台灣的真實體現。」他也鼓勵受災移工保持冷靜,並強調地方政府與仲介機構已全面介入處理,若有任何需求,印尼駐台辦事處將立即提供協助。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深知,災難中的移工不只是受助者,更是社會韌性的參與者。此次行動不僅是跨國合作的實踐,更是社會工作專業與人道精神的具體展現。我們將持續與政府部門、外國駐台機構、民間團體與社會大眾攜手合作,確保移工在台灣的安全、尊嚴與權益不因災難而受損,讓「從接觸到服務,從瞭解到倡議」的行動信念,在每一次災後回應中持續發光。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長期致力於移工樂活並長者安養,共構移工、雇主和諧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