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當我們走進台灣的照護機構、製造工廠、漁港現場,總能看見移工默默付出的身影。尤其在無數家庭中,外籍看護工早已成為照顧失能長者的日常依靠。她們清晨起床,熟練地為阿公阿嬤翻身、餵食、清潔,甚至在醫院陪診時,能用流利的台語與護理師溝通。她們不只是照顧者,更是家庭的一份子,是長照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2025年初,全台移工人數已突破 81萬人,其中產業移工占 56萬人以上,社福移工則超過 25萬人。在製造業、農漁業與長照領域,移工的勞動力占比高達 15%至近20%,顯示他們早已不是「補充性人力」,而是台灣社會的基礎勞動者。然而,現行的「中階技術移工制度」與「藍領移工工作年限限制」,卻讓這些長期付出的移工面臨制度性的排除與剝削。
中階技術制度原本立意良善,目的是讓技術成熟、有經驗的移工能夠長期留任,穩定產業與照護體系。但實際運作中,卻暴露出諸多結構性問題。制度要求雇主提供更高薪資與更佳勞動條件,導致申請門檻過高、流程繁瑣,雇主申請意願低落。根據勞動部統計,製造業雇主申請中階移工的比例依舊不高,主因包括「成本考量」與「制度複雜」。這使得大量技術成熟的移工無法轉換身份,甚至面臨離境壓力。
更令人憂心的是,藍領移工仍面臨 12年工作年限限制。許多移工在台灣工作十多年,語言能力佳、技術熟練,甚至與雇主及社區建立深厚情感連結,卻在制度面前被迫離境。他們的貢獻被制度忽視,他們的生活被時間切割。這不僅造成技術流失,也讓雇主面臨人力斷層,影響產業穩定。
此外,為了符合中階資格,部分雇主可能虛構薪資或簽訂不實合約,導致移工在制度下反而更脆弱。制度對移工轉換雇主的限制,也讓他們在遭遇不當對待時難以脫身,形成制度性強迫勞動的風險。
這些問題不是個案,而是制度設計的結構性盲點。我們拒絕中階政策成為另一種剝削的包裝,更拒絕制度性詐騙的合理化。
我們主張:
- 立即廢除藍領移工工作年限限制,讓技術成熟者能夠長期留任,穩定產業與照護體系。
- 全面檢討中階技術制度設計,簡化流程、降低門檻,避免技術升級變成另一種排除。
- 強化監督與保障機制,防止虛構薪資與不實合約,保障移工勞動尊嚴。
- 承認移工的社會角色與貢獻,讓他們不只是「外籍勞工」,而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
我們不該讓制度成為移工的絆腳石,而應讓它成為他們繼續貢獻、安身立命的橋樑。這不只是移工的權益問題,更是台灣社會是否願意珍惜每一位勞動者的價值與承諾。我們團結發聲,拒絕制度性剝削,推動真正公平、透明、有尊嚴的勞動政策。讓付出的人,都能擁有選擇與尊嚴。讓制度,真正回應人性與社會的需要。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長期致力於移工樂活並長者安養,共構移工、雇主和諧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