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當她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努力工作,讓遠方的家人過得好一點。她是印尼籍家庭看護工,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語言不通、文化不同,但她沒有時間害怕。雇主家中有位年邁長者需要照顧,她的生活從此被綁在一張摺疊床與一個小櫃子之間。她日夜守在床邊,協助翻身、餵食、清潔,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她不常說話,因為中文不流利;她不常出門,因為工作時間覆蓋了整天。她的世界,是沉默的、辛苦的,但她從不抱怨。她知道,這份工作是她家人生活的希望。
某天,她接到家鄉的電話。母親病倒了,弟弟失業,家裡急需一筆錢。她焦急萬分,卻無處可借。語言不通、制度不熟,她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就在這時,有人「好心」出現,說可以借她錢。她感激地以為自己遇到了貴人。對方說:「只要把提款卡和帳號給我,當作擔保就好。」她猶豫了一下,但想到家人的困境,還是交出了卡片。她不是為了犯罪,而是為了家人的生存。
錢還清後,她多次請求歸還提款卡,卻始終沒有回音。直到某天,警方找上門,她才驚覺自己的帳戶成了詐騙集團的工具。她被提告、被起訴,成了「詐欺共犯」。她無法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自己從沒做過壞事。她哭了,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委屈。她在法庭上低著頭,聽不懂律師與檢察官的對話,在通譯的協助中,慢慢把過程陳述給檢察官了解。她的故事,若沒有被聽見,就可能被誤解;她的處境,若沒有被理解,就可能被定罪。就在她陷入絕望之際,仲介因看見她的認真工作與誠懇態度,主動尋求協助,聯繫了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長期深耕移工議題的專業社福機構,自2018年起便在基隆與新北地區的漁港與社區中,提供外籍移工人權與勞權的倡議與服務。他們不只是提供資源,更懂得如何在制度與文化之間,為移工搭建理解與支持的橋梁。在這起案件中,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社工團隊迅速介入,與仲介合作,深入了解個案背景,協助個案釐清事件始末。他們不只是陪伴,更是專業地整理個案資料、分析法律風險,並主動連結法律扶助基金會,為個案爭取法律支援。社工與仲介花了大量時間了解過程及整理證據,提供律師理解移工處境的社會脈絡與文化解釋,讓律師能夠在法庭上不只是辯護,更是「說明」,讓法官理解:這不是一場共犯行為,而是制度漏洞下的受害情境。
一審判決無罪,她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檢察官不服,提出上訴。她再次陷入不安,夜裡輾轉難眠。直到律師再次傳來消息: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她終於真正獲得清白。這不只是法律的勝利,更是社會的溫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見一位移工的脆弱,也看見制度如何在她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這起案件的成功,不只是靠法律,更是靠社會工作的專業與連結。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介入,讓這位移工不再孤單,也讓司法系統看見她的真實處境。
她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金融詐騙的陰影下,許多外籍移工並非共犯,而是被生活壓力、語言隔閡與資訊不對等逼入困境的受害者。我們需要更友善的金融制度、更清楚的法律與風險教育、更有力的社會支持網絡、更敏感的司法判斷與文化理解。因為正義,不該建立在誤解與壓迫之上。她只是想幫家人,卻差點失去自由。願這個故事,成為我們重新認識移工處境的起點,也成為社會更溫柔、更堅定的力量。
(本文附圖為AI生成)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長期致力於移工樂活並長者安養,共構移工、雇主和諧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