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ophia 發表

當辛苦工作一個月的薪水被偷了,你會如何應對呢?
在台生長,從小被教育而認識台灣警政、法治的人們,可能可以很快地說:「我會報警、我會提出告訴」,而若接著再問,「當你是在異國工作呢?」部分人可能會發楞,開始在相異的制度、語言間遲疑,因為除了得清楚報案流程之外,可能還得先克服對異國政府、處理人員的陌生感,仔細想想,其實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就在11月中,各大報紙的社會新聞都報導了一個案子:「外籍漁工在凌晨,合力逮住一個爬上漁船要偷竊的現行犯!」看起來好似只是地方上的小消息,對努力賺錢的漁工來說則是件很重要的事,但在這起事件背後,實際上是經過一連串漁工認識,並了解自己權利及行動的培力過程。
培力是什麼?
就是培養個人或群體,擁有自主思考與行動的能力。我們會把過程分成三個階段,一是認識資源、二是對資源熟悉度的建立、三是願意付諸行動去使用,進而獲得此能力為自己建立更好的生活。
新事於今年10月中,與在漁港邊的漁工同鄉聚會,為讓他們熟悉警政資源,新事專員邀請基隆市警察局的警察同仁前來參與,讓漁工認識、了解在工作及生活環境周邊的警察資源,以及如何尋求協助。
過了幾天,當時參與活動的漁工發覺現金遭竊,雖然瞭解可以報案,不過擔心自己無法表達清楚,而致電新事專員尋求協助,之後也在雇主幫助下順利報案。但專員前去港邊了解狀況時,卻發現「大多漁工有過相同的遭遇」,卻可能出於擔憂求助中遇到困難、對求助過程不了解而選擇隱忍,顯見漁工過往或許「知道資源」但不代表「會使用資源」,這當中的斷裂仍有待能力的補強與提升。
因此,11月初新事聯合基隆市警察局外事科針對金錢、匯款、詐騙、酒駕等相關生活議題,用同理可能處境的模式,以互動方式宣導、模擬如何應對,使漁工對權益保護的具體過程更加了解,也使「權益」不再只是個遙遠的名詞,而是可以透過一步一步的行動來爭取。這說明接受培力的對象已漸漸能了解應何時、如何使用身旁的警政資源,並了解它可以帶來哪些使用成效。
宣導培力後,來到月中時,同一名竊盜者又再次犯案,但不同的是此次漁工們不再姑息,當下發現嫌犯正進入漁船船艙內翻箱倒櫃,於是呼朋引伴,用正確的圍捕方式,在不傷害犯罪人的情況下,制服犯人,不讓自己置身危險也不訴諸情緒,同時也立刻分工報案,展現了對台灣警政、司法的信任,此事也才呈現在大眾眼前,其背後顯現的正是從了解資源到行動的實踐,也是成功培力的開端。
一直服務著這群漁工的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看見了事件中他們對捍衛權益觀念的轉變,從被動告知,到主動求助並使用資源管道,也開始會審視自己過去遭遇的是否其中存在權益受到損害的事實,其實這正是我們所期許,也不斷修正以尋求更適合這群漁工朋友們的「培力」。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1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