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桌遊提升原住民青少年自我認知

近年來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當然存在著許多恐怖的危害,而受害的青少年也與日俱增多。網絡可能對未成年人進行性侵害、性騷擾、性交易等行為,讓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就是「兒少網路性剝削」。

根據衛福部統計被害人年齡以「12歲至未滿15歲」45.6%最多,值得注意的是,未滿12歲的被害人占了一成,相當於每10名被害人中就有1人小於12歲。被害者有七成以上是在網路上遭遇的性剝削,其中以「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物品」1,593件最多占85%。此外,每年平均會有超過100件兒少性侵害案件報案,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原民兒少性侵受害機率比較高,並非單一年度特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系特聘教授沈慶鴻與屏東縣政府社會處社工人員,去年聯名發表的一篇論文也指出,「以一○年至一七年為例,屏東縣的性侵害案件約有二三四.四件,其中原民性侵害案件平均占了全縣性侵害案件的十六.九%,其中一四年更高達二七.一%,即四個性侵害案件中,就有一個受害者是原民兒少。」這一份報告雖以屏東縣為例,但原民兒少遭性侵比率較高,其實是全國性的現象。

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九年原民兒少性侵受害人數為五二五人,占總原民兒少人口的○.三八%,原民兒少被性侵比率是非原民兒少的二.八八倍,且一○年到一七年之間,原民兒少遭性侵案件數,皆占全國兒少性侵案總數十二%以上,對照約占全國三.五%的原民兒少人口,比率確實高得驚人。 (引自今周刊報導)

近年兒少網路性剝削的檢舉案件增多,尤其在部落單純的環境裡,原住民兒少因交友需求無大人的提醒與保護下利用交友軟體結交朋友,輕易將個資、照片、地址、家人等透露在網路平台形成個資外洩。偽裝成兒少的網路蟑螂在網路上騙取兒少個資後,在影音平台或社群網站、聊天室等,拐騙與兒少交換私密照,或是以金錢、有高物質誘騙兒少發生性行為,或招募兒少坐檯、陪聊天、援交、打工…等。

03/27(三)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竹安公益慈善服務協會合作以《賽博人類》桌遊活動辦理一場防治性剝削宣導,這是以網路個資隱私為主題的桌遊。網路的時代,青少年在網路上交友也獲得娛樂、知識的滿足感。但有心人士混入網路社群之中,試圖取得青少年的個資.....。所以透過遊戲方式,讓青少年了解網路個資隱私的類型及個資隱私洩漏事件,讓青少年更了解網路個資隱私及網路安全的問題,並且提升數位辨識的保護力。本次活動男女分開進行進行,讓男女各方可以在自己的場次裡盡情地暢談自己的見識與想法,提升原住民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與使用網路安全能力。


▲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青少年提升網路使用意識。



▲帶領者適時的關心青少年的遊戲狀況,確保青少年們有所學習。



▲青少年性剝削不分性別,希望透過此次的桌遊活動,讓青少年增加自我警覺。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我們推展部落及竹東原住民青少年課後關懷,協助全人成長,強化族群認同、快樂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用愛填補了許多匱乏的心及家庭,讓他們的生命得以翻轉,開創有希望的未來。我們的服務很需要您的捐款支持,請按下“我要捐款”(線上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