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L 發表

當冬天的冷風吹起,陸地上的我們或許只需添件衣裳,就能驅走寒意,然而,遠在海上的外籍漁工,卻得在風浪與低溫中堅守崗位。寒冬裡,他們不僅要耗盡體力拉網捕撈,更要忍受刺骨的冷風與濕氣,這份孤單與艱辛,往往是我們無法親身體會的。這些長年生活在船上的異鄉人,遠離家人,卻為了讓家鄉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他們默默為台灣的漁業付出,卻鮮少有人能真正走進港邊,了解他們的需要。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長年走在港邊,陪伴這群「海上異鄉人」。我們不只是送上關心與問候,更教導他們勞動權益,守護他們最基本的保障。
在服務中,新事看見外籍漁工在寒冬時的保暖需求,也看見外籍漁工對於台灣漁業與他們家人需要的努力,因此想透過送予保暖的禮物,謝謝他們的犧牲奉獻! 新事募集活動多年來,統計106年有487人受益,107年有851人受益,108年有1,051人受益,109年有2,148人受益,110年有1,210人受益,111年有2,067人受益,112年有1246人受益,113年有1,616人受益。過去八年,我們已經將愛心化作禦寒物資已服務10,676位有需求的外籍漁工。一條保暖發熱衣、一條乾爽棉被、一個擋風的頭套,對他們來說,不只是禦寒物資,更是溫暖與希望的象徵。
今年,我們透過這七年寒冬送暖的經驗,同時與外籍漁工討論,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棉被、發熱衣及頭套等保暖物資!所以,邀請您一同關心這群海上異鄉人,捐款或是捐贈需要的物資,透過實質的關心,讓外籍漁工感受到來自台灣社會的愛與感謝,以「海海人生,暖心相伴」為主題,邀請您一同伸出援手,
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他們並不孤單。」
誠摯邀請你,2025年與我們共同冬季送愛,暖心相伴, 不論是「實體捐物或捐款支持」,都能幫助外籍漁工度過海上寒冬!
《聖經》說道: 「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宗20:35)
您的愛心是支持著他們及台灣漁業發展,在看見需要時的伸手,溫暖漁工的身心靈,也是人與人之間善的互動!
【募集時間】2025年9月-12月初(依募得數量),預計12月4日、5日兩天,至21個前往新北及基隆地區的漁港發送禦寒物資,將社會凝聚的溫暖禦寒物資,趁寒流來前傳遞到外籍漁工的手中。
【募集需求】每一項目各「1,000件」(★僅募集男性!)
物資樣式請參考下面示意圖(依序為棉被、外套、保暖頭套)。
*冬用保暖被。
*保暖發熱衣(尺寸以L、XL為佳)。
*「男性」保暖頭套。
【募集地點】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即天主教聖家堂後棟,從教堂右邊聖母像旁,圍牆內通道往後走)
【募集方式】—捐贈方式可為實體捐物或捐款支持—
*郵寄地址:10649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3巷24號
*電話:(02)2397-1933 #122、#102(曾慶鳳小姐、李雯慧組長)
*捐款電匯帳戶:台北青田郵局 局號:000107-1 帳號:089367-5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台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2Q3vRn
★如果您在捐贈及贊助方面有任何意見或疑問,歡迎直接和我們連絡★
▲冬用保暖被示意圖。(海上氣溫較陸地更加濕冷,被子容易受潮發霉,需要常常替換)
▲保暖衣示意圖(尺寸以L、XL為佳)。(內外兩用保暖衣/竹炭長袖機能服)
▲頭套示意圖。(海上風浪很大,可以將大部分臉部肌膚包裹的頭套更加保暖)
長期以來漁工一直是被外界忽視的一群,2017年開始新事中心走近這一群海上兄弟,除了生活關懷,更實際解決他們遇到的法規、薪資、職災、醫療、轉換雇主、人口販運等問題,深入24個漁港,實地解決外籍漁工的困難,也看到因語言的隔閡,大多數漁工不知自身權益也不知如何求助,忍受著嚴苛的勞動環境,辛苦工作、收入微薄,是沒有被保護的一群人,祈盼您的捐助,一起深度陪伴,讓服務深耕,成為外籍漁工的守護者,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
觀看更多文章:
移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mmigrate
漁工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migrant-fisherman
職災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injury
原住民服務:https://www.new-thing.org/news/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