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從陪伴開始 由 JL 發表 2025/10/08 18:12:31 小花從小家境清寒,家中共有六個兄弟姊妹,而她是家中長女。父母經常因為經濟壓力而發生爭執,身為老大的她,常常被忽略,甚至背負了更多的責罵。升上國一之後,小花開始出現叛逆行為,經常與父母頂嘴,甚至是逃避課業。 直到有一天,父母因為家庭經濟問題爭執激烈,婚姻岌岌可危。那時候,小花唯一的念頭就是「趕快畢業,考上一所離家遠的高中」。
漁工爸爸的黑與白:一場跨海的掙扎 由 JL 發表 2025/09/23 21:26:32 夕陽將漁港染成一片金黃,微鹹的海風吹拂著,新事社工正準備結束一天的探訪工作。身後突然傳來一聲熟悉的呼喚:「Pak Jason!」 回頭一看,是那位平日總掛著爽朗笑容的外籍漁工,此刻卻眉頭緊鎖,臉上不見一絲光彩,雖然還是硬擠出一些微笑。社工心頭一緊,快步走向前,輕聲問道:「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從角落到舞台:小瓦的逆轉成長路 由 JL 發表 2025/09/13 09:56:04 在小瓦升上國二那年,父母正式離婚,在那時他正式成為了單親家庭的孩子,起初他跟著獲得扶養權的父親一同生活在山上,本以為要展開嶄新的日子,然而不久後,父親因為無法妥善釋放壓力,逐漸陷入酗酒的泥沼。酒後的情緒失控,讓小瓦承受了許多不該承受的對待。 母親得知這樣的情況後,為了讓孩子脫離暴力與不健康的環境,向法院提出訴訟,經過一番努力,重新爭取到了小瓦的監護權。
社工聽見疼痛的語言 由 JL 發表 2025/09/10 21:02:24 阿丹是來台三年多的外籍漁工,平常在海上工作,日夜顛倒、勞動強度高,身體早已習慣了疲累。但半年前某天早上醒來,阿丹突然感覺右腳後側劇烈疼痛,像是被什麼東西拉扯住,走路都一跛一跛的。那天之後,阿丹的生活就被這個疼痛無時無刻的綁住了。
從逆境中跑出快樂的小美 由 JL 發表 2025/07/09 21:01:11 小美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在學校的田徑隊裡也是個非常出色的孩子,不論課業又或者是田徑成績都非常出色。 在去年的暑假,小美的爸爸和媽媽因為爭吵,導致家庭關係出現裂痕,在部落的消息傳開之後,有人甚至不分青紅皂白開始言語攻擊小美,讓她在無助中獨自承受來自家庭與社會的雙重壓力。
新生活的築夢者 由 JL 發表 2024/03/18 13:59:33 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小美,在台灣的小型製造工廠遭受了職業災害,導致手部機能嚴重受損,一夕之間沒了工作、身心受創、家庭也大受影響,當時小美對未來是絕望的。
原住民青少年家庭服務 用愛陪伴 由 JL 發表 2023/09/05 23:59:24 文/賴夏慕 原住民家庭教育的危機,往往伴隨著許多複雜性因素,社會變遷、家庭結構的瓦解、經濟收入、區域環境、教育等,也造成多方面在主流社會下形成弱勢。
走出陰暗,照亮別人 由 JL 發表 2023/08/02 18:58:58 在前往漁港邊的路上,手機突然響起,螢幕上出現了多年前的外籍移工職災個案的名字,於是把車子停靠路邊接起電話,電話中彼此寒暄問候了近況;他很感性地跟我說,謝謝那段時間的幫忙,讓他今天可以走出陰影,並過上正常的生活;目前也嘗試從事助人的工作,學習製作義肢,幫助母國有需要裝義肢的窮困人家,想回饋社會幫助更多的人,就像當初社工在幫助他一樣。
原住民青少年家庭工作技巧與處遇 由 JL 發表 2023/05/12 20:44:08 文/洪紹耘 就學階段的青少年,有時在家庭、學校等環境中適應困難時,難以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調整、改變自己行為因應環境時,較容易產生偏差的行為,甚至可能做出違反社會規範、角色期待、不合乎道德規範、觸犯刑罰法律者或行為失常,足以妨害其生活適應之不適應行為。
陪伴中的祝福 由 JL 發表 2022/05/03 23:51:34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徒的重要節慶日子,節日歡慶的氛圍,就與華人的過年一樣,人們喜歡見面相互道賀恭喜。不同的是,在相互祝賀中,也希望別人能夠原諒自己過去所冒犯的地方,祈求原諒與包容。異鄉的穆斯林雖在異地,但也會與當地的親友見面,在特別的日子,透過團聚來思念遠在家鄉的親友,在台的外籍漁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