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 服務活動

【2025募集禦寒物資】在寒風中同行,以愛接待出外人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從八年前開始,發起了給外籍漁工「冬季送暖行動」,2025年也再次邀請您一起加入。一件發熱衣,是對抗寒風的力量;一條棉被,是夜裡的安穩;一個頭套,是風浪中的守護。這些物資,不只是物品,更是禮物,是來自台灣社會的溫暖與感謝,是外籍漁工家人遙遠思念的延伸。這場行動,不只是物資的募集,更是一場彼此的祝福與回應。

114年第四場移工照護訓練-癌症與安寧醫療課程

由於社會的變遷, 現代家庭結構也跟著改變, 許多家庭的的成員因為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此無法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家中的長輩,, 從而選擇聘僱外籍看護工來代勞,這樣的社會現象已經越來越常見了。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每年都會為外籍看護工舉辦免費的課程,讓移工能有資源增進自己的照護技能,而這次的課程是有關於照護癌症患者和臨終的安寧照護。

募集禦寒物資:為外籍漁工送上一份冬日溫暖

近黃昏時分,八斗子漁港的海風吹拂,幾位外籍漁工正坐在岸邊休息。主管看見漁工阿泰,便上前與他寒暄幾句。交談後得知,阿泰打算不久後返鄉,但在回國前仍希望抓住這段短暫時間,多賺一些錢貼補家用與老家的支出。他的勤奮與節儉,令人動容。

在文化中相遇:新事中心課後陪伴班的開學新篇章

隨著暑假的結束,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竹東站於九月正式展開114學年度「課後陪伴班」課程。今年迎來了多位新成員,多為剛升上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自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尖石鄉鎮西堡等地。新學期的展開,為課堂注入了嶄新的活力與文化色彩。

「希望」從陪伴開始

小花從小家境清寒,家中共有六個兄弟姊妹,而她是家中長女。父母經常因為經濟壓力而發生爭執,身為老大的她,常常被忽略,甚至背負了更多的責罵。升上國一之後,小花開始出現叛逆行為,經常與父母頂嘴,甚至是逃避課業。 直到有一天,父母因為家庭經濟問題爭執激烈,婚姻岌岌可危。那時候,小花唯一的念頭就是「趕快畢業,考上一所離家遠的高中」。

月圓人不孤 - 志工手作月餅送暖港邊,感謝外籍漁工的辛勞與貢獻

中秋佳節前夕,基隆區漁會的烹飪教室洋溢著溫馨氣氛,一群熱心志工齊聚一堂,親手製作上千顆月餅,特別為外籍漁工準備了兩百顆素食月餅,以尊重其宗教信仰與飲食習慣。這些月餅完成後,由志工們交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基隆市社會處的同仁,分送給在基隆港工作的外籍漁工,讓他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節慶的溫暖。

印尼駐台辦事處攜手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深入花蓮災區展開人道關懷

當強颱「樺加沙」(Ragasa)於9月23日侵襲台灣東部,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一座巨型堰塞湖因豪雨溢流,洪水夾雜大量土石瞬間傾瀉而下,重創下游的光復鄉與鳳林鎮,造成嚴重災情與人員傷亡。災難不僅衝擊在地居民,也深深影響了在當地工作的外籍移工。

從垃圾到資源,從陌生到共好

「這是一個新事社工與漁工的環境行動故事」 在基隆八斗子漁港,數百位外籍漁工每日在此工作與生活。這座港口不只是他們工作的場所,更是生命旅程中某個階段的「家」。然而,長期以來,社會對外籍漁工常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不在乎環境、不理解社區規範,甚至將他們視為港口髒亂的製造者。

漁工爸爸的黑與白:一場跨海的掙扎

夕陽將漁港染成一片金黃,微鹹的海風吹拂著,新事社工正準備結束一天的探訪工作。身後突然傳來一聲熟悉的呼喚:「Pak Jason!」 回頭一看,是那位平日總掛著爽朗笑容的外籍漁工,此刻卻眉頭緊鎖,臉上不見一絲光彩,雖然還是硬擠出一些微笑。社工心頭一緊,快步走向前,輕聲問道:「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