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2024國際家務工日

國際勞工組織在2011年6月16日,正式通過第189號公約,內容針對家庭事務的勞工,其相關工作環境及條件的建議規定,希望從事家庭事務工的勞工,能透過國際公約的規定,得到相對符合勞權及人權的保障,此公約稱之為《家務勞工公約》,並訂定在每年的6月16日為「國際家務工日」。

宰牲節的祝福

在伊斯蘭教中,每年有兩大重要節慶,除了大家常聽到的開齋節之外,另一個就是宰牲節。根據《可蘭經》的記載,阿拉真神為了考驗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伊布拉欣,所以命令他把兒子易司馬儀殺死、獻祭,伊布拉欣完全服從,於是將兒子帶到耶路撒冷,也就是現在阿克薩清真寺內,在一塊目前作為聖物的石頭上,準備將他的兒子殺死燒化,以獻祭給阿拉真神。

傳統文化新變化,原民青少年學編織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於6月12日安排了一堂文化編織課程,請了專業的瑪雅‧伍茂老師教導學生吊袋編織課程。老師把展示品給學生看時,每個學生都非常好奇,都在向老師提問:「老師這個是等下要做的嗎?」「老師這個有在賣嗎?多少錢?」「老師我等下可以做兩個嗎?老師我想做粉紅色的?」等等諸多問題在老師周圍迴盪。

粽夏感恩的心

在端午節的前夕,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基隆區漁會、基隆市社會處及基隆漁工職業工會,一同在八斗子漁港分享粽子給港內的漁工品嘗,特別尊重其宗教信仰,因此在粽子的餡部分,選用非肉食材,讓較多來自印尼穆斯林的外籍漁工,可以放心品嘗台灣文化美食 – 粽子。

“新”夥療“原”~關心你的“粽”量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和新竹縣關西暨竹東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合作,在6/05端午佳節前帶領孩子進入社區,將粽子送給獨居長者及弱勢家庭,讓家庭能感受端午過節氣氛與祝福。 本中心向社會善心人士募集愛心粽子200顆,並於活動前,讓青少年發揮創意設計祝福的海報。進入社區服務的家庭後,與家庭成員一同寫下端午節祝福的話語,讓家庭感受到溫暖。

「漁業與人權行動計劃公民社會期中檢討」記者會

外籍漁工在台灣漁船上工作的歷史,從早期遠洋漁業缺工,當時透過所謂境外聘僱方式,來滿足人力需求,到後來沿近海漁業,也開始面臨缺工的狀況,當時其他產業也面臨同樣困境,因此,台灣政府在1992年,制定頒布就業服務法,透過該法聘僱引進外籍移工,在沿近海漁業所引進的外籍漁工,俗稱境內聘僱外籍漁工,至今已經超過三十年以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