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豐富活潑的移工照顧訓練課程,提升專業能力再升級!

今年度第一場移工照顧訓練課程於113年6月2日登場,這次共有26位來自印尼、菲律賓的移工參加。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特別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師來分享最實務的照顧技巧,內容涵蓋壓瘡預防、傷口處理及身體清潔等知識,讓參與的移工朋友們大大提升專業能力和敏感度。

海洋奇原

新事於06/01星期六與尖石原家、關西暨竹東原家合作辦理了一場關於海洋與文化的親子活動,帶著親子前往竹南鎮濱海森林公園-假日之森,學習海洋保護、防溺宣導、製作漂流木作品及泰雅族圖騰的文化。

多元學習,助他跳出命運的框架

上完多元課程中的舞蹈課,多多害羞地詢問「老師!什麼時候還會再有舞蹈課?」這是多多從上新事課後陪伴班以來第一次主動發問。 社工剛接觸多多時,他是個沈默的孩子。明明家中氣氛總是十分歡樂,親戚時常往來,家人也常常關心多多,但多多卻總是愛理不理的,放學後不喜歡回家,而是到處遊蕩,等家人們差不多睡了,才會回家洗澡睡覺。

培力之路,守望相助

台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職災組社工透過資源服務連結,於113年5月25日在湯城園區-當代女紅,舉辦了一場職災勞工及家庭支持性團體活動。這次活動得以成功舉辦,得益於贊助單位:海安國際-三重工坊支持與協調。透過合作單位的協力,我們才能更有效地連結社區資源,讓職災勞工與家庭能夠安心參與活動。

知此知彼的跨文化照顧

台灣社會照顧長者的習慣,受到華人文化影響,照顧人力以家庭成員為主要來源,主要是因為華人孝道的固有思維是要親力親為。專家學者指出台灣社會自西元2018年開始轉為高齡社會,推估明年(2025)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20%,也就是每五個人就有一位的年齡超過65歲。

新莊的生命詩篇:移工與台灣的新關係

在新北市新莊區,移工人口數約有十一萬人,輔大博物館所學生希望藉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展覽活動,讓更多人注意到,移工已然成為新莊在地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韋珊督導,擔任這次策展講座的活動講師之一,並帶著雙語工作人員與移工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這段移工在台灣的生命旅程。

讓你安心工作的神隊友

莫先生是新北市一名接案的照顧服務員,他服務的對象是行動不便的長輩;常常需要協助他們從床上移動到輪椅上或抱起臥床的人,為他們翻身,換尿布,洗澡或是替他們採買生活用品....工作一陣子後莫先生下腹部開始疼痛並且次數變頻繁,休息後也沒有改善,一開始他向機構反應了自己的情況,希望能夠少接一些被照顧者無法自行站立的案子。然而,機構並沒有理會他的請求,反而要求他繼續原來的工作,也沒有減少他的接案數。

陪你撐起一片天

「非常感謝新事和公司陪我走過最傍惶無助的時刻,我以後會好好在這間店工作回報老闆的!來吃飯,我請客!」阿成熱情的邀請新事社工到他新工作的日本料理店用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