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 服務活動

爸爸捕魚去

新事外籍漁工行動服務隊從外展服務中看到,外籍漁工在休息時常常透過通訊軟體與遠在家鄉的孩子們視訊,在關心的言語中,流露出想念與不捨,但為了改善家中生活環境,以及讓孩子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只能犧牲自己遠離家鄉,到異鄉工作獲得更好的收入。  

白色的蟹腳

白色的蟹腳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台大環境及職業醫學部合作的漁港行動義診列車,持續在港邊奔走,在每次為外籍漁工義診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許多存在於海洋捕撈業工作中的風險或危害,透過訪談及醫師現場的問診,都能發現許多想像不到的現象,以及外籍漁工們常見的傷害及病痛。

讓愛在那蠢蠢”疫”動之間蔓延

2021年夏初台灣疫情突然升溫,全國進入防疫三級警戒,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總算讓緊張的防疫舒緩,降級到二級。社會上許多人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也讓社會漸漸地動起來,原本緊繃的生活氣息,也喘了一口氣。但由於世界各國疫情依舊緊繃,每日的死亡及確診人數一直攀升,讓台灣也處於一個高風險的世界環境中,病毒隨時都有可能因著各種傳染途徑而從國外進入台灣的社區。

身體的痛,我們來關心!

當我們身體感到不舒服時,生活及工作的情緒難免會受到影響,因為生理的不適與心理的情緒是有相互牽連的,不會任其嚴重惡化而不理會。所以,我們都知道要去診所或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那當外籍漁工身體不舒服時,是否同樣會前往診所或醫院尋求協助呢?

外籍漁夫的心肝寶貝

孩子是上天賞賜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外籍漁工的小孩也不例外。每當新事行動服務隊至漁港關懷外籍漁工時,偶爾會看見漁工用輕柔的聲音,透過視訊在手機面前,臉上露出幸福及想念的表情,因為漁工爸爸正在跟寶貝孩子視訊說話。可以感受到爸爸真希望孩子能夠在身邊,可以摸摸抱抱孩子。

新生的開始

本中心於110年8月22日舉辦第三場「移工婚育諮詢與宣導」線上課程,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指導,共有30位移工學員參加。

手機活用 一手掌握

本中心職災組於110年8月21日舉辦「職災勞工社會適應支持性團體活動」線上課程,基於疫情考量,改為線上進行方式,以LINE視訊通話方式進行,與各位勞朋友們見面聊天,共有6位職災勞工參加。活動中經由周凱欣社工擔任領導者,讓參與者提升使用手機的基本能力,加強與社會的連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