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與未來的自己相遇:一步步靠近夢想藍圖

在原鄉或城市就學的原住民青少年,常面臨資源不足、自我認同掙扎與未來方向不明等挑戰。為了協助他們探索自我價值、建立職涯意識並強化行動能力,我們特別規劃了這場為期數週的職涯發展與支持團體。透過一系列活動,陪伴他們看見自己的潛能與可能性,讓夢想不再只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可以一步步實現的目標。4月10日,團體迎來倒數第二次課程。本次活動以「與未來的自己相遇」為主題,帶領成員一步步靠近心中的理想藍圖。

向那異鄉人展現和解與好客的文化

在經濟體系無遠弗屆的影響下,某些國家的人為了讓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與未來,而選擇到他國工作與發展,成為現今我們生活中,時常遇到、聽到的國際移住勞工(外籍移工),這個族群當中人口最多的是來自東南亞國家的藍領階級移工,他們的到來為我們的社會增添十分多元且豐富的異文化。

「開齋的曙光:點燃希望,摒棄黑暗」

齋戒是穆斯林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屬於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五功是穆斯林的基本信仰和義務,涵蓋了信仰、祈禱、慈善、齋戒和朝覲。齋戒指的是在齋戒月(拉馬丹月)中,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期間完全禁食、禁飲,並避免一切可能影響精神淨化的行為。這是一種身心靈的鍛煉,幫助信徒增強自律、克己並深化對真主的信仰。

如「原」以嘗,原民親子同遊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在竹東地區所服務的學生多來自原住民家庭,平日裡孩子忙於學業、家長奔波於工作,親子之間雖同住一屋,卻鮮有深入對話與彼此理解的機會。社工們觀察到,學生們已逐漸開始思考未來的職涯方向,而親子間的理解與支持,正是孩子邁向未來的重要力量。

幸福連「動」-「茶與生活律動會」

對許多外籍家庭看護工來說,來到台灣工作意味著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新的語言並在陌生的文化中擔負沉重的照護責任,根據勞動部統計,外籍家庭看護工每日平均工時過長,且每月休假幾乎只有1日,長時間的工作壓力使她們身心難以放鬆、缺乏參與社會的機會,對其心理健康及照護品質也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參訪新事與部落文化巡禮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社工專協)於2024年4月終於以台灣的名義加入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FSW),而在今年3月,在即將到來的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年會暨「社會工作與永續發展:變革的策略與願景」研討會開始前。

陪伴原住民青少年識破性剝削陷阱

隨著網路科技時代崛起,不法分子利用社群軟體來引誘或媒介兒少拍攝私密影像,藉由網路散佈,是近年來兒少性剝削犯罪型態與手法,造成未成年極大的身心傷害。尤其當某知名藝人持有多部「創意私房」兒少性影像新聞出現時,更是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原住民未成年學童容易成為不法分子輕易鎖定的對象,以金錢或感情來利誘學童設計猥褻照片來販售圖像以及協助分享而觸法。

痛到扛不住

漁工阿彭因為想多賺點錢,但由於學歷不高,從小學習捕魚,因此只有抓魚的能力。在親友的介紹和母國仲介的安排下,他來到台灣的漁船工作已近兩年。阿彭工作的漁船停靠在北部的一個小漁港,因經常在港邊遇到行動服務隊,再加上每年冬天收到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送來的禦寒物資,以及祈禱室的設立,他對該服務中心有了更多了解。他也與新事的社工經常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從中學到了許多正確的觀念及法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