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移工醫療觀念,雇主仲介做伙來 由 JL 發表 2022/03/04 09:48:48 M(化名)是在台工作的移工,某一天M生病了,發燒的溫度都是39度以上,然後M打電話給仲介,請仲介帶M去診所看醫生,診所醫生就說感冒,M吃了藥還是沒有好,所以病就拖了一個禮拜。
火爆少年的蛻變 由 JL 發表 2022/01/21 20:35:43 「我不想再讓爸爸媽媽擔心,我想成為更好的人,一個能成為家庭支柱的大哥。」阿承(化名)向社工傾訴自己對爸媽的愧疚以及對自己的期許,過去脾氣火爆的少年已不在,蛻變成會反省自我、會為家人著想與付出的哥哥。
【回顧】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五十週年感恩茶會 原民青少年分享 由 JL 發表 2022/01/03 16:26:28 竹東工作站自2005年開始青少年課輔班,至今已經陪伴逾1700位青少年成長。新事五十周年感恩茶會,兩位曾接受服務的青少年小城、小宇特別前來分享與祝福。
當善的循環蔓延時 由 JL 發表 2021/09/24 16:54:47 國二的時候,媽媽帶著小城來到新事竹東工作站報名上課,起初,小城對於要多上課有些排斥,但過了不久,他發現新事除了學科的課輔之外,更有諸多有趣的課程:例如禪繞畫、實驗,這拓展了小城的興趣範疇,更重要的是,在新事他有老師、同學們的陪伴!小城回想起國三準備會考的那段期間,不斷加重的學業,以及適逢家中發生了一些狀況,讓他承擔了不小的壓力,導致身心狀態並不穩定;好險的是,當時課輔班與輔大合作,提供青少年
改變自陪伴力量開始 由 JL 發表 2021/09/15 21:12:06 就讀大學的小宇跟許多在部落成長的孩子一樣,在國中時下山到城鎮求學,因此常常要自己租房子,或住在親戚家,小宇透過教會接觸到新事的課輔班消息並報名參加,就此開啟了一趟改變之旅。
當我們同在一起-社區服務 由 JL 發表 2021/05/08 22:05:34 【早安,早餐吃了沒?】簡單的問候及關心,讓家園的孩子們很快接受了初次當志工的阿智,今天是新事課後陪伴班的原住民青少年要去拙茁家園做社區服務的一大早,青少年志工們在時間之內通通集合完畢,小顏還抓著早餐大口大口的狼吞虎嚥中,小魚說:「你可以早點起床嗎?這樣就可以早點吃完早餐不用這麼狼狽。」
改變的力量 由 JL 發表 2020/11/06 19:48:04 「我想要改變,我不想再讓媽媽為我擔心!」 小婕的媽媽在外地打工,長時間都無法在小婕身邊陪伴著,小婕在國一時開始了叛逆期,因對外面的世界感到新鮮及好奇,時常翹課與學姊到附近公園抽菸、喝酒,使得小婕常常缺席新事的課後陪伴班及田徑隊的練習。
防疫當前,這樣做可以更完善 由 JL 發表 2020/03/12 18:23:02 在標籤化移工前,我們可以先思考 叮咚!朋友瘋狂轉傳新型冠狀肺炎新聞快訊「失聯移工恐造成防疫漏洞」 叮咚!欸欸你快看!又確診一例了! 叮咚!因防疫需求北車廣場禁止席地聚集 以往手機總能連結朋友間的感情,現在都成為傳送人心惶惶的科技工具,紛紛因疫情感到怯步與恐慌!
一個漁工也能撐起一艘船-透過培力的改變 由 Shin 發表 2019/11/25 17:54:52 培力,就是培養改變的能力,這是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當服務對象遇到問題向我們求助時,我們並不一定會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在評估無立即性的生命危險後,提供他們可行的建議,並告知建議的優缺點,讓服務對象自己選擇要不要聽取建議。社工的角色就是協助培養他們以自己的力量判斷問題、及學習面對問題的能力,再把他們學到的方法、技巧傳遞給其他有需求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