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顧不孤單~漫漫長路與你同行 由 JL 發表 2019/12/13 19:45:16 關於照顧失智長者的問題,對國人來說,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已日漸受到重視。我們可以從不同管道得到許多相關的訊息,但是整體來說,仍然還是停留在學習階段,從判斷家中長者是否失智到如何陪伴、照顧,對現代人來說,都是一條不容易的路,也是一門必修的功課。
暖心暖衣 漁你在一起-冬衣送暖傳愛給外籍漁工 由 Shin 發表 2019/12/07 10:23:30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為耶穌會附屬之機構,專門服務處於脆弱處境的弱勢勞工,關懷在海上工作的外籍漁工,今年(108 年)新事秉持耶穌會分辨的精神、「直接服務去接觸、關懷、陪伴有需要服務的人」的核心使命,為北台灣各漁港的外籍漁工募集生活物資,分別於 12/4(三) 與 12/6 (五)舉辦【送暖給漁工】活動,為寒冬中仍在海上辛苦工作的漁工們提供禦寒物資,願能在寒冬中增添一絲暖意。
記憶中 幸福的味道-原住民遊子的薑母鴨 由 Shin 發表 2019/11/27 19:00:58 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是我們冬天不可或缺的食物,上火進補的食材,配上熱騰騰的湯頭,養生又美味。冬天裡,許多家庭都會一家人圍在桌前,共吃一鍋薑母鴨,一人盛起一碗熱湯,喝了一口,對著空中哈氣,煙霧從口中緩緩飄出,家人相互打趣,談天說地。相信對出門在外的遊子來說,與家人圍爐的溫馨回憶都是最能平撫思鄉情懷的,也是繼續奮鬥的動力來源。
一個漁工也能撐起一艘船-透過培力的改變 由 Shin 發表 2019/11/25 17:54:52 培力,就是培養改變的能力,這是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當服務對象遇到問題向我們求助時,我們並不一定會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在評估無立即性的生命危險後,提供他們可行的建議,並告知建議的優缺點,讓服務對象自己選擇要不要聽取建議。社工的角色就是協助培養他們以自己的力量判斷問題、及學習面對問題的能力,再把他們學到的方法、技巧傳遞給其他有需求的人們。
《桃花源記》真實上演 從職災勞工看都市中的邊緣人困境 由 Shin 發表 2019/11/21 19:16:09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有一段話這麼寫著:「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住在這裡的先人早前為了躲避秦國戰亂,攜家帶眷歸隱山林,與世隔絕,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乃至於他們不知道他們身處的是漢朝,更不曾聽聞魏晉南北朝的存在。 你相信到了2019年的現在,還有人過著類似的生活嗎?
全球契約的二十項行動要點 由 Shin 發表 2019/11/19 22:22:30 世界上大量的人口因種種原因被迫離開家園,他們面對的問題不應被忽略,也不應被視為一種新現象,而是人類對危機的自然回應及每個人追求幸福和更美好生活的見證。經驗告訴我們,有效且共同協作的回應和協助是可行的,天主教會期待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去促進和實行這些措施來保護目前正在移居的所有人的尊嚴、權利和自由,包括被迫的移民、人口販運的受害者、尋求庇護者、難民和國內流離失所者。
原來這些工作不能做? 許可外工作的那條線 由 Shin 發表 2019/11/18 17:49:30 過去我們曾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名人因為將看護當作幫傭使喚,要求陪他們逛街、買菜,甚至幫他們提重物等而遭到罰款,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是因為看護的工作內容主要為「照顧」受看護人,而幫傭則是負責「家事服務」,工作內容是完全不一樣,不能任意調整的。
做你的避風港 歡樂中帶你揚帆啟航-外籍移工中文班 由 Shin 發表 2019/11/16 15:41:40 目前在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口中,平均差不多每 33 人中就有一 位是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移工,這個龐大的「暫時移居人口」能夠嫻熟使用中文的人並不多,根據調查顯示,「語言隔閡,溝通不容易」的問題無論在職場上、在日常生活上、在人際互動上都是雇主僱用外籍看護工和廠工最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