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 漁工

融入異鄉

融入異鄉
外籍漁工安迪是一位個性較不容易融入團體的人,來台一年多已經換了四個雇主,每次都是他自己要求變換雇主的,而好幾次都差點超過轉換的期限。

白色的蟹腳

白色的蟹腳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台大環境及職業醫學部合作的漁港行動義診列車,持續在港邊奔走,在每次為外籍漁工義診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許多存在於海洋捕撈業工作中的風險或危害,透過訪談及醫師現場的問診,都能發現許多想像不到的現象,以及外籍漁工們常見的傷害及病痛。

工作自由

工作自由
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當然雇主也有自由選擇員工的權利,這一切權利都是受到法律所保障,一切只要合乎法律規定,就能保障其自由。

漁工先生的擔憂

漁工先生的擔憂
希悌與阿明是一對夫妻,他們是來自於異鄉的外籍移工—希悌在偏鄉的一戶人家照顧年老行動不方便的阿公,目前只有阿公跟希悌兩個人住在家裡,照顧阿公已經快兩年了,雇主其他的家人都在外縣市工作,周末才會回來看阿公;阿明是一位外籍漁工,將近五年的時間皆跟著同位雇主在一艘網拖漁船工作,是雇主的得力幫手。

用鐵馬騎出困境

用鐵馬騎出困境
炎炎夏日,新事外籍漁工行動服務隊依舊在港邊走動接觸外籍漁工,透過接觸關心,傾聽漁工目前的工作及生活狀況,協助分析並給予適當的認知及法規的連結,讓漁工可以真正了解自己的處境是否處於權益受損的情況,並透過討論來思考適合自己可行的解決方式。

讓愛在那蠢蠢”疫”動之間蔓延

2021年夏初台灣疫情突然升溫,全國進入防疫三級警戒,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總算讓緊張的防疫舒緩,降級到二級。社會上許多人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也讓社會漸漸地動起來,原本緊繃的生活氣息,也喘了一口氣。但由於世界各國疫情依舊緊繃,每日的死亡及確診人數一直攀升,讓台灣也處於一個高風險的世界環境中,病毒隨時都有可能因著各種傳染途徑而從國外進入台灣的社區。

與漁工人權有關的設施

相信一般人在梳洗時皆希望擁有較為私人的空間,但在台灣的外籍漁工的生活環境並不友善,船上沒有水可以洗澡,港邊缺乏可用的澡堂,一些大漁港雖然有澡間的設置,但距離港邊頗為遙遠,讓漁工們非常的不方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