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活動

與漁工人權有關的設施

相信一般人在梳洗時皆希望擁有較為私人的空間,但在台灣的外籍漁工的生活環境並不友善,船上沒有水可以洗澡,港邊缺乏可用的澡堂,一些大漁港雖然有澡間的設置,但距離港邊頗為遙遠,讓漁工們非常的不方便。

身體的痛,我們來關心!

當我們身體感到不舒服時,生活及工作的情緒難免會受到影響,因為生理的不適與心理的情緒是有相互牽連的,不會任其嚴重惡化而不理會。所以,我們都知道要去診所或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那當外籍漁工身體不舒服時,是否同樣會前往診所或醫院尋求協助呢?

外籍漁夫的心肝寶貝

孩子是上天賞賜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外籍漁工的小孩也不例外。每當新事行動服務隊至漁港關懷外籍漁工時,偶爾會看見漁工用輕柔的聲音,透過視訊在手機面前,臉上露出幸福及想念的表情,因為漁工爸爸正在跟寶貝孩子視訊說話。可以感受到爸爸真希望孩子能夠在身邊,可以摸摸抱抱孩子。

新生的開始

本中心於110年8月22日舉辦第三場「移工婚育諮詢與宣導」線上課程,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指導,共有30位移工學員參加。

手機活用 一手掌握

本中心職災組於110年8月21日舉辦「職災勞工社會適應支持性團體活動」線上課程,基於疫情考量,改為線上進行方式,以LINE視訊通話方式進行,與各位勞朋友們見面聊天,共有6位職災勞工參加。活動中經由周凱欣社工擔任領導者,讓參與者提升使用手機的基本能力,加強與社會的連結。

“遊”其重要~在微解封

5月份疫情突然爆發,課後陪伴團體的活動也嘎然驟停,竹東地區原住民青少年也紛紛回到自己的部落,以遠離可怕的病毒,並回去幫忙家裡的農務工作。有一些孩子因為家長工作的需求必須繼續留在都市裡生活,疫情防疫下只能待在家中減少外出的機會,青少年只能看電視、滑手機、耍廢一天過一天。對於活動量特別大的青少年而言,三級警戒的生活模式是一件極其酷刑的生活,每天期盼著解封何時到來可以出門活動、與朋友相聚。

頁面